语文阅读题不能只有标准答案 小学要加写字课

渐入“两会时间”,已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教育话题。梳理3月4日媒体报道,发现家庭教育、海归本土人才语文阅读题“标准答案”、增设写字课等成为当天教育领域的“关键词”。

家庭教育:多数父母存在不同程度养育焦虑

教育能只靠学校老师吗?家庭教育是否仅仅意味着辅导作业?近年来,相关问题越来越能引发讨论。

据《长江日报》3月4日报道,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谢文敏在全国两会上建议,尽快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立法,将家庭教育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特别是要明确学校、家庭及社会在家庭教育方面职责义务

谢文敏称,家庭教育没有得到法律确认,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边缘化位置,缺乏正规的指导、监督和约束,也影响其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相互协作的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

《长江日报》的报道称,调研表明,除了强调学习和分数,半数家长不知该怎样教育孩子,多数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而由学校主导的“家校合一”容易让家长成为学校的“单纯劳动力”,从而忽视学校向家庭服务的功能。

澎湃新闻注意到,学校和家庭在教育方面的职责和义务未厘清,也为家校关系带来困惑。比如家长吐槽辅导孩子作业常常成为热门新闻,除了检查甚至批改作业,还要帮助孩子做社会调查、手工等各类“代劳式”课外作业,不少家长因此烦恼。

不过,事情在起变化。

教育部2月发布的2019年工作要点特别提到要强化家庭教育,目标是明确家长主体责任,发挥学校指导作用,健全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工作措施包括研究制定家长、学校指导手册,启动家庭教育法立法研究与家校共育共治机制实践试点等。

针对学生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据新华日报报道,多地已出台了相关规定。如浙江省规定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

尊重人才:本土人才与海归人才同等评价

海归比本土优秀人才更吃香?2019年两会上,有政协委员要为本土人才鸣不平。

3月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称,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今年两会带来了一份《关于高校本土人才使用和评价的提案》,并称“是时候提一提本土人才与海归人才同等评价的问题了”。

“招聘方面,过分强调海归身份同等条件下,海归能得到更好的薪酬待遇资源分配,海归人才优先;评价体系方面,向海归人才倾斜。”戴立益在上述报道中说,有的海归人才得到较好的科研条件和薪酬待遇,几年后,现实又低于期望,“要出成果了,他跳槽了。”

戴立益建议,从国家层面改进人才使用和评价机制。取消人才招聘中单纯的身份优先条款,加强同行评议在人才引进中的作用;建立尊重人才成长特点和学术活动规律的评价体系;应当发挥海归人才在学术建制中的作用,促进本土人才与海归人才的相互融合。

“并不是要让海归和本土人才对立,而是要他们互相发挥所长,整体提升我国高校科研质量和教学水平。”戴立益建议,完善现行的各级各类人才计划项目,让海归人才与本土人才同生共长

“标准答案”:语文阅读理解只有一个答案违背“仁者见仁”

阅读理解是否需要“标准答案”曾经引发热议,今年两会上再次被关注。

据未来网报道,全国政协常委、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谷振春在调研中发现,语文阅读题过于强调标准答案的评判方式在不少学生、家长中争议较大。

“包括中、高考在内,语文阅读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评判方式违背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规律。出题专家的‘标准答案’也只能代表少数人的观点。有关部门应在教育改革中重视这个问题。多答案、多标准、更加科学的答案设计才能倡导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谷振春在上述报道中说,他今年上会的提案中,有一份提案专门对准了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标准答案思维”现象。

“目前来看,一些学生应试学习思维还没有完全摆脱,如果考试中经常出现所谓的标准答案,就会让学生在学习备考时依靠死记硬背的惯性思维。”谷振春表示。

今年1月,一则题为“苏州高二语文统考阅读理解把原作者打败,20分只得6分”的报道再引讨论。文中提到的阅读理解题材料选自湖南株洲教育局一工作人员王亚的散文,王亚说向媒体谈到自己做题只得6分时表示,从出题者角度来说,阅读理解主要是考查学生依据文本进行理解与归纳的能力。从最终的标准答案来看,王亚认为,苏州出题的老师几乎把她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都写出来了,标准答案甚至比她本人在写文章时的考虑更周到。

也有中学语文教研组老师接受潇湘晨报采访时认为,语文考试与文学鉴赏并不冲突,但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是侧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文本解读,标准答案也是需要经过集体讨论研究,而按照这样的要求,文章作者本人拿不到高分也很正常。

增设写字课:不少小学生写字达不到要求

有多少学生能写出一手好字?有政协委员为此担忧。

中国青年网报道,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胡卫提交《关于扎实提高小学生写字水平的建议》。他认为,虽然汉字书写这几年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更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如上海市将写字列入学业水平测试,以刚性要求学生人人写好字。但放眼全国,不少小学生的写字达不到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在胡卫看来,虽然近年汉字书写的被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但全国仍有许多小学生达不到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他认为,小学生写不好字,重要原因在于“受功利的应试思想影响。考试中写字没有地位,就放松要求”。

胡卫认为,小学生写不好字,是一个综合问题。首先是“开齐上足”仍有难度,有大量写字课被挪作他用的情况;其次是“教好写字”缺乏研究;存在“教师培养”先天不足的问题,以及“应试思想”的冲击。

胡卫建议,要改革课程设置,小学生从小练毛笔。“目前小学语文课时数偏少,需要教育行政在年度课程计划中增加中高年段语文课时,增加每周一节语文课用于写字。”胡卫说。

此外,要着力培养教师,起点与过程都要抓好,同时组织书写等级考试,提升学生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