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年秋澄禾港石额「出土」!见证台南第一街丰饶

道光二年刻凿的「秋澄禾港」石额。(图/詹翘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台南文史工作者谢英从日前于小南天福德祠附近的市民吴道仁家中,发现一块刻有「秋澄禾港」的石额,年代为道光二年(1822)。同为文史工作者的詹翘表示,这块石额「印证了当年饶富风情的景致,也正可和郑成功文物馆内搜藏的另一方石额『春暖鞋街』相互参照。」

据了解,刻有「秋澄禾港」的石额长约87公分,宽约28公分,厚约8公分,以楷书刻制,是由祖先相传而来,过去没有给其他人看过。谢英从在脸书提到,附近有禾寮港地名两者间应有关连,值得文史研究者深入探讨。

詹翘表示,现今的民权路可说是台南第一街,从荷兰人最初开辟时,宽度还可以行驶马车,「入清之后,汉人马路太宽不好做生意,从枋桥头以下改作双面街,北侧自鞋街以西,忠义路至永福路口竹仔街、永福路口以下为武馆街;南侧草花街以西,为帽街,永福路口大井头便是南河港了。」

▲「春暖鞋街」石额。

除此之外,国立台湾博物馆还藏有「瑞竹嘉禾」的拓本,但石额原件已不知去向。有文史界人士推测,出现这么多同系列的碑刻,可能跟当时城内一场规模较大的灾后街道整建活动有关,未来,也可能看到有关「夏」、「冬」等的石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