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37年考古谜案 成都千年「福感寺」遗址重见天日

四川成都考古学家挖掘出感寺及古文物。(图/翻摄自新华网,下同)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唐朝诗人刘禹锡曾经在四川成都写下《成都府新修福感寺记》一诗,称赞它「绣于碧霄望之如昆阆间物」,但经过后来的战乱波及,福感寺也从历史上慢慢地消失。大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4日公布,在市中心实业街发现只有在文献上记载的「福感寺」,经过数月的挖掘清理,挖掘出房址水井道路沟渠及文物等,终于让它重见天日。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福感寺是在两晋时建立的,当时名为「大石寺」,后来因为唐朝成都旱灾频传官员来这里祈雨每求必应,所以改名「福感寺」;盛唐时期香火最为鼎盛,常有高僧驻留,直到唐末宋初因为战乱的波及,导致这座名寺衰落。后人只能从文献上的记载去了解,让这寺庙成了一个考古谜案

▲▼在福感寺遗址找到非常多有研究价值的文物;上图为篆刻,多为楷书行书;下图为寺庙塔基。

四川大学考古专家林向1980年在长顺中街发现了3个寺塔塔基,专家4日表示,多年下来,只挖掘福感寺的其中一部分,但已发现了塔基、房址、水井、道路、沟渠等遗迹,出土了1000多块刻有《妙法莲华经》、《金刚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等佛教经典,其中一些篆刻还残留着金粉,还有多达五、六百块罗汉、天王、佛、菩萨伎乐石刻造像残件模印密檐塔砖、蟠龙碑首、有铭文琉璃瓦建筑构件,以及大量的杯、碟、碗、盏等日用陶瓷器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也说,福感寺这个遗址的年代从商周一直延续到明代,加上之前在成都市中心发现的古蜀王家族墓地摩诃池遗迹、镇水石犀、巍巍大汉碑、唐宋道路和大型明代蜀王府遗迹等,证明成都市区一带经历千年文明叠加的城市中心,文化遗存年代跨度大、内容极为丰富,相信未来必将会有更多更重要的考古新发现。

▼下图是佛教经板佛像头造像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