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23年!台湾能不能从口蹄疫区除名…答案最快今天揭晓
▲黄金城说拔针成功有4因素,包括政府对政策坚持、产业界配合、科技有效应用和专家精准判断。(图/资料照)
23年前台湾爆发口蹄疫疫情,导致相关产业经济损失达1700亿多元,更丧失猪肉外销市场,农委会去年7月正式宣布口蹄疫拔针满1年,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申请成为口蹄疫不施打疫苗非疫区。今年6月OIE预计原要在大会宣布台湾脱离疫区,但因新冠肺炎疫情,180几个会员国改由通信投票方式,结果最快今(8日)揭晓。
农委会去年向OIE提出申请口蹄疫非疫区,农委会副主委黄金城表示,原本6月大会上会宣布,各国提出申请结果,但因疫情改用通信投票方式,将个案寄给各会员国表示意见。据了解,已有150国家回复都没意见,但今天前所有会员国都要回信。对于去年拔针成功,黄金城曾提到成功4大因素,包括政府对政策坚持、产业界配合、科技的有效应用和专家的状况精准判断。黄金城强调,若会员国都没问题,台湾就会被通知成为口蹄疫非疫区。
▲黄金城表示,猪肉要出口,国与国之间还是要讨论。(图/记者许展溢摄)
农委会资料显示,口蹄疫爆发前台湾养猪户数25357场,产值达886亿元,占农业产值20%以上,年外销日本500至600亿元。黄金城表示,20多年前台湾养了1200万头猪,但现阶段的台湾在养量只有540几万,猪肉主要以供应国内为主,真的有多余猪肉才会考虑出口。
黄金城说,到时虽台湾成了口蹄疫非疫区,业者确实能将猪肉外销,但贸易间,国与国还是要讨论。如要出口到新加坡,商人要先申请文件送给对方国审,最关键条件就是「是否为OIE公布的非疫区国家」。
黄金城指出,现在这个时代要增加饲养量更是一大障碍,尤其「环境问题」。除不能为了养猪牺牲环境外,若要增加饲养,势必养猪场就要扩增,但到时很多地方都有臭味,不管哪个县市都会不愿意,只能从既有的猪场继续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