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频传 480万户老宅安全堪虑

全台近247万户住宅免缴房屋税,年增5.9万件,以新北市27.5万件最多。图为新北市板桥区的市容景观。(黄世麒摄)

全国及六都逾30年老宅及房屋税免税案统计

台湾人口老化,住宅也加速高龄化。依政府统计,全台逾30年老宅高达483.3万户,其中有247万案件因过于老旧,房屋现值未达课税门槛,免缴房屋税。学者与业者建议,台湾地震频传,老屋安全堪虑,政府应增加危老都更的整体容积奖励,拉高容积率上限,让奖励看得到也吃得到!

蔡英文总统在2016年赢得大选,尚未上任前,于当年3月接受《中国时报》专访时指出,新北市屋龄30、40年的房子有数十万栋,最适合大规模都更,好比她在永和住处,「后面一大群房子,我都觉得需要都更」,但是住户无法独力完成,应该从双北做起,以国家政策投入资源,这是政府的责任。

蔡总统2016曾提 都更是政府责任

8年过去,蔡英文即将卸任,双北依然是全台高龄化房屋的前2名,老宅甚至老到不必缴房屋税。财政部统计指出,2022年全台有247万户住宅免缴房屋税,1年增加5.9万件,新北市约27.5万件,1年就增约1.3万户,户数与成长数均为全台第1,全台房屋1年老过1年,即使台中、台南、高雄1年免缴房屋税的住宅都超过21万件。

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执行长张旭岚表示,免缴房屋税须具备两大要件。首先是「房屋评定现值低于课税标准」,《房屋税条例》以10万元为基准,授权地方政府可随房屋标准单价的增减做调整,各县市的免税现值门槛有些微差异;其次是「房屋必须是住家」,非住家的店面、商厂办,即使房屋现值低于课税门槛,仍无法免税。

老屋比重 今年将逾住宅总数一半

张旭岚指出,房屋评定现值会因建物折旧而降低,国内房屋堪称进入「超高龄社会」,屋龄逾30年危老标准的房屋超过480万户,且仍持续增加,低于课税门槛的房屋越来越多;再来是近年部分县市调高房屋税免税标准,符合免税标准的房屋数量也会增加。

财政部为防堵免税屋成为囤房漏洞,今年7月起实施「囤房税2.0」,限缩低价免税屋规范,自然人全国免税屋限3户、法人则不适用。

加速危老都更 应增加容积奖励

台湾地震频传,老宅数量快速增加,居住安全亟待改善。住商不动产企划研究室执行总监徐佳馨表示,30年以上老屋数量至2023年第2季有483.8万户,10年累计增加约128万户,若依此速度推算,2024年恐将突破500万户,老屋比重超过全台住宅总数一半。

为加速推动都更、危老改建,不动产开发公会全联会理事长杨玉全提出三大建言,首先鼓励协议合建,让协议合建的土增税减免与权利变换相同,以减少权利变换审议时间,其次《都更容积奖励办法》规范的容积「时程奖励」应予延长,最后则是内政部计划下半年推出的「预铸奖励」,因全国主要只有3家提供预铸建材,产能不够,应增加危老都更的整体容积奖励,拉高上限,让奖励看得到也吃得到!

景文科大财务金融系教授学者章定煊示警,1990年代各地政府实施容积率之前,全台掀起抢建潮,那批房子屋龄约莫30年,若要都更,比土地持分高的老旧公寓更困难,老屋安全的改善,政府亟需解决。章定煊建议,应就居住安全出问题的老宅,设定退场机制,同时因应老城区地价贵、房子老旧个案,建立机制,换居地价较便宜的新城区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