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独」助绿营拚七合一? 陆媒:取决台湾民意
▲柯建铭2013年底提出冻结台独党纲引发讨论。(图/本报资料照)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2013年底提出冻结台独党纲引发讨论,也让外界关注绿营的两岸政策。《中国台湾网》特约评论员萧春阳近日在一篇评论指出,「冻独」能否助力民进党取决于台湾民意,到底「冻独论」能否助跑民进党的2014年「七合一」选举,甚至是2016年大选?两岸都在看。
萧春阳表示,2013年的最后一个重磅话题,由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抛出,一番「民进党应该冻结台独党纲」的建议,一鸣惊人!
作为民进党内敢动「台独」神主牌而又不至于被「乱棒打死」的极少数人之一,柯建铭绝对创下了该党重量级、实权派人物打破禁忌话题的首例,也首次得到了大陆官方的正面回应。但相对于这股「热情」,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的态度却是「一盆冷水」迎头浇下。到底「冻独论」能否助跑民进党的2014年「七合一」选举甚至是2016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两岸都在看。
柯建铭的肺腑之言,为了民进党重新执政
2013年7月以来陆续亮相的9场「华山会议」,是民进党对外声称的「创党以来『对中政策』最有计划、有系统、最完整的讨论」,但除了最初引发台湾民众激动—民进党终于要面对败选的「最后一里路」了—之后,其华而不实、议而不决又无实质成果的「会风」,很快「吹」跑了围观媒体与民众的热情;直至柯建铭在12月26日的第9场华山会议中「惊天一呼」,才又让民进党在2013年的最后一个星期摇身一变成了舆论的「宠儿」。
在这篇题为《新世界观下的民进党两岸政策》的书面文件中,柯建铭建议民进党正式宣告冻结「台独党纲」,告别旧时代,为该党两岸政策形塑新时代的世界观与格局。
柯建铭直言「就中、美双方及国际社会的认知而言,『台独党纲』才是民、共双方往来的障碍」,「台独党纲」的阶段性任务已完成,故民进党应检讨此一条文,避免又成为国民党、中共,甚至是美国日本等责难民进党的借口。
翌日,柯建铭又对媒体强调,「冻独」的想法是肺腑之言,目的是要去除长久以来台湾人民对民进党的刻板印象与符合台湾主流民意,使其重返执政,希望党内用包容、自信的态度看待他的提议,相信对2014、2016年的选情有帮助。
「冻结」—「存而不用」的表述,堪称高明。虽然民进党内的反对声浪不小,虽然深绿阵营尤感「受伤」,但这一提法至少没让他们感觉被逼入了绝境;同时,也给民进党自己留下了诸多余地,诱发出更多支援「冻独说」的力量,许信良、施明德两位前主席皆予以高度肯定,曾批评这一主张「太单纯幼稚」的「独派」大佬辜宽敏,在与柯建铭沟通后,也转为认同,并称「这可以解决两岸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冻独说」还前所未有的得到了大陆方面的积极回应。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12月27日表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如果冻结「台独」党纲能成为民进党的共识,将是民进党朝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希望民进党成为一个对台湾同胞、对两岸关系负责任的政党,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能量。
苏贞昌的「冷水」,想说放弃不容易
「冻独」这个在外界眼中的「高招」,却未在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的口中获得肯定,其一番「柯的发言只代表他个人的意见,台湾已经『独立』,没有冻结不冻结的问题」的言论,可谓一桶冷水从柯建铭头顶浇下。
据台媒爆料,柯建铭在提出「冻独」前,曾告知苏贞昌,苏并不赞同,但当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吴钊燮分析「美方对此不会反对」,一度让苏有些动摇,但最终仍未支援柯的主张。岛内另一种分析认为,柯建铭很少就两岸议题发表看法,此次突然提「冻独论」就是受苏贞昌之托,以测试各方的反应。
如果党内反应良好, 苏即可随后跟上,解决民进党「最后一里路」的问题;反之,便将其定位为「个人立场」。支撑这一观点的证据,一是苏贞昌并未公开批评柯建铭的提法,二是柯建铭对于苏贞昌泼下的「冷水」回应,「主席也讲过一些话,我们要建设台湾,不搞『台独』,前主席蔡英文也讲过『两岸要坚持和平、共同发展』,大家的想法与看法都很一致。」
无论事实如何,都坐实了民进党要碰触「台独」这块神主牌有多难的现状,也坐实了苏贞昌目前小心翼翼、谨言慎行的政治策略。柯建铭或许是想为苏贞昌的2016之路解套,但苏的谨慎性格却极有可能成为这条路上的最大障碍。
岛内有媒体即直言,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成立数月来不但未能替该党的两岸政策开路,反而制造党内派系和地方的分裂,苏贞昌让民进党选举的「最后一哩路」变成了「万丈深渊」。
民进党内的「台独」基本教义派, 虽然只有5%,却是党内初选的关键少数,这就是除了许信良之外,所有民进党台面上人物包括蔡英文在内,皆知「台独」党纲是民进党迈向执政必须处理的罩门,却又都不敢谈废除的原因。
有台媒将「台独党纲」比做民进党的「奶嘴」,只要失去它就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与空虚感,可谓说到了民进党的痛处!柯建铭面对质疑时说的「朝野要和解,两岸要和平,台湾才能存活;这样搞政治,才有意义」,不知道民进党的决策者们能听进去几分?
民意不可违,民进党是时候负起责任来了
众所周知,民进党坚持「台独」主张,正是其与中共无法进行党际交流的根本原因。柯建铭不否认提出「冻结台独党纲」,与大陆不同意「宪政共识」有关。2013年大陆对于「台独」立场的反对态度更加趋向明晰,从习近平总书记到国台办发言人,都多次表态坚决反对「台独」。
如今,有足够人脉实力的、对民进党忠贞程度不容置疑的柯建铭提出了「冻独」构想,他作为民进党「永远的总召」, 其言论当然不会只是「说说而已」,特别是他说的「为了符合台湾主流民意」以及「民进党若想重返执政,必须以积极、自信、务实态度面对两岸问题」,都是在提醒党内同志,作为台湾最大的反对党,总不能永远置身于两岸和平发展的现实之外。
而其实,反对民进党「台独」党纲的又岂只是大陆?台湾主流民意的反对,才是最终促成民进党改变路线的决定力量。从「台独党纲」到「台湾前途决议文」,再到「正常国家决议文」,民进党无不维持着「台湾主权独立」、两岸「一边一国」的立场;这不仅造成了民进党8年执政期间两岸协商中断、台海局势动荡,也直接造成了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两岸关系因素让5.75%的选民转向支援马英九连任的局面。
当然,「冻独」不是「弃独」,在需要的时候仍是可以「解冻」的,岛内舆论也因此有相当多的声音认为,「冻独论」只是为了「骗选票」,柯建铭本人也说得坦白,现在「冻结」就是为了有益于2016年选举。尽管如此,「冻独论」毕竟是在思考处理「台独」党纲问题,对开启民共党际对话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
台湾《中央日报》网路报认为,民进党内除了极少数死硬派把「台独」党纲当成神主牌,其他多半都是见风转舵的投机派,为了胜选必然不惜一切手段,所以两年后民进党必然会调整其两岸政策,「冻结台独党纲」自然会是可能的选项。
当然也有很多人持悲观态度,大陆学者严安林即认为,由于「台独」基本教义派的「不让」、苏贞昌为首的民进党中央的「不急」以及民进党对两场选举形势评估为「不用」,都会让民进党目前做不到「冻独」。另一位大陆学者杨平预料,民进党未来大陆政策的检讨、调整,将一如既往,流于形式,难有亮点。民进党大佬谢长廷近日也坦称,希望民进党的两岸论述有重大改变,确实有困难。
说到底,「冻独」能不能助力民进党的2014和2016选举,还是要由选民,也就是台湾的主流民意说了算。所谓「民意不可违」。2013年,「台独」空间在岛内进一步受到压缩,谢长廷、陈菊等民进党重量级人士再次「登陆」,在在显示台湾主流民意的强大力量。
更何况,如果忽视民意坚持「台独」,民进党除了党内派系分歧无解药,还会令党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深,这仅从2013年云林县长苏治芬、台南市长赖清德、高雄市长陈菊、屏东县长曹启鸿等绿营首长多次走访大陆推销农渔产品即可看出,「台独党纲」已经让民进党的地方执政县市绑手绑脚,也会令地方和党中央渐行渐远。
从目前来看,「冻独论」虽被被外界视为「主动端出的一块民共对话的敲门砖」,但仍是柯建铭的「个人主张」。听从台湾主流民意的召唤,是当前民进党唯一的选择;不处理「台独党纲」,一切都是浮云。
正如台湾《中国时报》社论所说,民进党已经走出务实而重要的第一步,如果自认为执政在望,就千万别让这个已经迈出的步伐,再次淹没在意识形态厮杀斗争的硝烟里,包括在面对类似两岸服贸议题的立场上,否则2012年的遗憾还是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