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团吁检讨刺网管理机制 渔业署回应了

保育类绿蠵龟遭渔网缠绕致死。(京太郎提供。许逸民/澎湖传真)

「刺网渔法」为台湾家计型渔业主要作业方式,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指出,当网目过小或使用「多层」刺网时,便会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形成「大小通吃」的伤害。渔业署表示,2017年起已不再新增核发刺网渔业执照,也将持续办理刺网渔业渔船转型措施。

渔业署回应,刺网渔法具有省能源及捕获物种多样特性,为台湾家计型渔业主要作业方式,只是材质不易腐烂,也会缠绕礁岩或意外流失,所以采取循序渐近方式管理,自2017年修正规定不再新增核发刺网渔业执照,并辅导地方政府订定禁渔区及转型为一支钓或曳绳钓渔业。

自2017年至2022年已辅导16县市订定刺网渔业禁渔区规定,并辅导2740艘刺网渔业渔船转型,透过法规及转型措施,目前经营刺网渔业艘数为8558艘,较2017年减少33%,本年度将持续办理转型措施。

渔业署指出,已补助16个县市政府执行刺网渔业禁渔区巡护工作经费,2021年及2022年平均执行1000次执行岸际及海上巡护,今年也将持续补助执行,同时补助执行人工鱼礁区进行覆网清除工作。

渔业署说,因各县市政府海域管辖范围底质、渔船作业型态与捕获物种差异,目前辅导16个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订定禁渔区规定,有关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建议刺网渔业管理朝区域性整合管理方式及刺网渔具管理部分,将邀集公民团体及专家学者交流,针对「禁渔区域管理」、「刺网网目大小限制」及「刺网网具种类限制(单层或多层)」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