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整合能否一马当先

近日,关于一汽马自达即将被长安马自达“接管”的消息再次登上了汽车圈的热搜榜。据传,一汽集团、马自达和长安汽车三方正在展开谈判计划把一汽马自达的相关业务合并到长安马自达旗下,预计今年6月之前能完成改制。这已不是第一次曝出类似消息,尽管此次三方均没有明确表态,仅以“暂不知情”等予以回应,但从目前传出的各种细节看,此事可能性较大。其实,基于马自达在中国产品矩阵、两家合资公司的生存现状以及产品分配,以及未来马自达品牌发展大方向来看,笔者认为一汽马自达退出历史舞台只差一份正式文件

2005年3月,一汽轿车、一汽集团和日本马自达共同组建了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从经营性质来说并没有整车生产资质,所以多年来都是委托一汽轿车代工生产。在控股关系上,马自达在一汽马自达中所占股份为40%,与不久后成立的长安马自达相比,赚得相对少,所以马自达在产品导入方面自然向后者倾斜。

目前,马自达在中国共有6款国产车型,其中一汽马自达仅有CX-4和阿特兹两款产品。事实上,自2016年CX-4上市之后,一汽马自达就没有再导入新产品,随着近几年汽车产品在智能网联技术的拉动下快速迭代,CX-4和阿特兹两款产品的竞争力几乎消失殆尽。虽然长安马自达在产品矩阵和销量方面都略胜一筹,但要用4款产品撑起一个品牌还是稍显力不从心。因此,基于目前马自达在中国的产品矩阵,想要同时维持两家合资公司可谓勉为其难。

早在多年之前,两方经销商就有意愿进行渠道整合,但当时的马自达对此并不“感冒”,或许马自达认为两家合资公司既可以相互制约,又能扩大销售网络和品牌声量,是一举两得之事。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品牌和产品影响力逐步削弱,马自达不得不重新考虑三者的关系。

对于众多合资乘用车企业来说,2022年是一个关键节点,股比放开可以让外资企业单独建厂或占绝对股权。但对于市场体量相对较小、品牌号召力相对较弱的马自达来说,保留一个合资伙伴,无论从分担投入、降低成本还是开拓市场,乃至寻求更大的协同效应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显然,拥有生产和销售资质的长安马自达更符合要求

但笔者认为,此次马自达整合两家国内合资企业,或许并非长安马自达“接管”一汽马自达这么简单。纵观两家合资企业的发展历程,一汽马自达成立时间较早、产品定位较高,为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一汽马自达对马自达的整体贡献并不比当前销量更高的长安马自达低。如果马自达只是简单地解散或将一汽马自达整合到长安马自达中,无论从行业规则实际利益考量都并非最佳选择。

笔者认为,此次整合可能由马自达主导,将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合并成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并将股权比例重新划分,或许还不排除马自达作为控股方、三方共同持股的可能性。这样一来,既保证了马自达可以获得更多话语权,也使长安马自达能拥有更多导入车型以及生产和销售地位,同时能借助一汽马自达的经销商服务网络,可谓一举三得。

不管马自达品牌未来如何整合,一汽马自达对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贡献都是难以磨灭的。无论是品牌口碑还是经典产品,一汽马自达都曾经有过辉煌,只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初特殊的合作关系或许为如今的局面埋下了伏笔

无论接下来马自达会拿出怎样的方案,笔者希望其尽可能平衡而圆满,并能为马自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与很多平淡无奇的汽车品牌相比,马自达能为一些特立独行消费者提供他们所喜爱的产品,虽然品牌小众,但不乏拥趸。当然,马自达未来要想在中国“一马当先”,还需尽快赶上电动化、智能化大潮,毕竟这两年其在这方面的步子有点慢了。张海天 《 中国汽车报 》(2021-04-19  0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