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最前線/職安法修正 三關鍵聚焦

鉴于历年来台湾职业灾害的数量高居不下,劳动部持续修正《职业安全卫生法》,主要朝三大方向强化法规完整度及强度。

一、源头管理

以往法规多是在灾害发生后对企业进行裁罚,针对实务运作的「风险评估」机制,并无太多强制性的规范。举例来说,高风险的机械设备运作前,应该先针对个人防护器具、紧急停车装置、作业环境照明等项目,进行系统性、例行性的风险评估作为。

但是在法规未积极规范、甚至罚缓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便疏于管理。

未来修法重点将会对未做好风险评估的事业单位进行处分,也就是从「急诊治疗」逐渐扩大到「预防医学」的概念。

二、承揽责任

由于营造业占「职灾死亡」的比率长年居各产业的首位,坠落意外又是其中最大因素,因此劳动部职安署将2024年订为「营造业坠落打击年」。职安法修法的第二项重点,是将承揽商的责任定义得更清楚,以达到权责分明的效果。

营造业的包商、承揽商因为大小规模、管理水平不一,较容易发生管理的漏洞。修法的目的是提高业主、承揽商之间的风险意识,共同承担起工安的重责大任。

三、提高裁罚

目前《职安法》对业主的最高罚缓是30万元、承揽商仅15万元,金额偏低产生的警惕效果有限。职安署表示考量到中小企业的负荷能力,有可能维持罚缓的下限金额,但是上限金额提高五倍至150万元,

此外,未来修法拟将「事业单位名称」、「裁罚纪录」公开,这对厂商也会产生相当的吓阻效果。特别是现今ESG已是产业共同关注的议题,若是企业在职安作为上把关不力,相关裁罚纪录被公开的状况下,势必大大影响ESG绩效评比。

综合上述,政府主管机关的修法方向,是追溯到更源头的预防措施,并且扩大责任承担者的范围。于此同时,企业也应该从传统的「危机处理」,提升到主动规划「预防措施」,以有效降低违规和危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