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自给率不足 水试所首批人工红𫊻培育成功

为稳定生产养殖蟹苗,让蟹苗不再依赖野生捕捞,海水繁养殖研究中心自种蟹着手,开发「锯缘青蟹健康抱卵种蟹育成技术」,2019年完成锯缘青蟹人工繁殖培育技术开发,2020至2021年逐步提升育成率,朝向量化生产蟹苗。(水试所海水繁养殖研究中心提供)

俗称红𫊻的「锯缘青蟹」是国人珍爱的喜庆佳节食材,然而红𫊻繁殖技术开发不易,长久以来仰赖渔业捕捞或野生采集幼蟹再行放养,农委会水产试验所海水繁养殖研究中心表示,日前成功生产出第一批人工培育的锯缘青蟹成蟹,未来将提供台湾养殖业界完整的培育技术,翻转台湾过去红𫊻9成需仰赖进口的景况。

水试所海水繁养殖研究中心表示,台湾每年𫊻蟹产品进口量约2200公吨,金额约4亿元,随着全球需求量增加,进口价格在近10年间上涨超过50%,年节前夕市场进口红𫊻零售价甚至每台斤叫价上千元。国内锯缘青蟹自给量仅1成,1991年曾达1241公吨为最高产量,产值3.1亿,而后逐年减少,至2019年养殖产量仅有6公吨。

海水繁养殖研究中心指出,为建立锯缘青蟹创新养殖技术,海水繁养殖研究中心于2015年起着手进行锯缘青蟹创新分阶段养殖技术开发,包含「种蟹培育」、「孵化育苗」、「中间育成」、「成蟹养成」及「上市前育肥」等5阶段。

为稳定生产养殖蟹苗,让蟹苗不再依赖野生捕捞,海水繁养殖研究中心自种蟹着手,开发「锯缘青蟹健康抱卵种蟹育成技术」,2019年完成锯缘青蟹人工繁殖培育技术开发,2020至2021年逐步提升育成率,朝向量化生产蟹苗。

海水繁养殖研究中心表示,全球海水蟹类总产量约200万公吨,其中80%来自海洋,养殖产量仅约40万公吨,其中锯缘青蟹养殖产量约8万公吨,有鉴于各国积极开发青蟹繁养殖技术,尚缺乏专属蟹苗繁殖场,海水繁养殖研究中心于2020年着手规画建置蟹类专属培育场,预计将于2023年完成。

目前海水繁养殖研究中心也积极开发适合台湾独特的养殖生产技术模式,推动绿能及独立盒、光电浮筏养殖技术模式,同时透过增殖放流,复育台湾沿海海域蟹类资源,确保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