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反而更累…明確區分工作和休息的開關!「放空、發呆」比你想的更重要
幸福文化《哈佛日历快十天:提前十天完成,拿回生活的主控权;哈佛优等生及高效主管都在用的奇迹时间管理法》,作者:河知银
示意图/Ingimage。
越休息越累!问题出在哪里?
「认真工作的你,值得来趟旅行!」
人总有种想在休息日给自己特别补偿的心理。实际上,有些人会选择在周间拚命工作,然后在周末安排私人约会或嗜好活动、旅行计划,非得去趟哪里才行。可是,实际回来之后呢?原本以为可以好好休息,但等到假期过后,反而变得比平常更疲惫。明明没有工作,而是在休息,为什么依然觉得好累?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没有好好输入(input)。
人类的日常生活反复经历着消耗能量与充电重启。不只是工作,像是从事运动、户外活动、朋友聚会、阅读、上网等各种活动,都属于能量的输出(output);至于睡眠时间、休息时间,则属于能量的输入(input)。
当自认为休息时间充足,并且度过了美好的闲暇时间,却仍感到疲惫时,不妨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没有好好进行输入,或是错将输出视为输入,导致错过真正的输入。
什么是真正的休息?
我们都体验过去了趟热闹的地方回来后,忽然有种筋疲力竭的感觉。原因在于,就算只是静静待着,我们的身心也不停在与周围环境互动。尽管肉眼看不见,实际上却在持续消耗能量。与人见面、交谈的情况也是如此。虽然相聚的欢乐能暂时纾解压力,但能量也会在专心倾听对方说话、与人对话的期间被消耗。与朋友闲聊虽是不少人的纾压方式,但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这么做究竟是不是真正的休息。
既然如此,运动又是如何呢?重训虽是训练体魄的必要活动,但肌肉在运动后需要休息与修复时间,因此专家建议一星期进行两至三次,会比天天做来得更好。肌肉也需要休息才能变得更加强壮。
除了只顾工作的工作狂生活外,持续从事各种无关工作的活动也属于不停输出。尤其是在身心状态需要休息时,误以为自己正在休息,结果却消耗更多能量。充分休息是健康日常不可或缺的一环。不过,这里说的休息,并不等于延长输出时间,而是有办法让我们的身心与大脑都好好休息的时间。
放空、发呆,比你想的更重要
所谓真正的输入时间,指的是为自己注入当下需要的能量。针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诚实提问与回答后,为自己投入时间,填补被消耗殆尽的能量。为日常生活中按下暂停键,并且百分百专注在自己身上时,才是真正休息的开始。
只要看看沉着面对工作且表现亮眼的人,不难发现他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活力。成功企业家也是如此,时常以精力充沛的模样示人。大家会将这种人视为充满「热情」。然而,单靠热情并不能维持日常所需的活力,而是得像不断添新柴火才有办法燃烧起熊熊烈火一样,人也需要充电时间,才能维持能量与活力。
经营IT产业的S执行长,每周三晚上都会特地空出时间休息。即使不是工作行程,也一定会在行事历上标记「休息」。假如见到行事历上空着,不仅本人会下意识认为那个时段可以使用,其他查看执行长日程表的职员,也会提出公事请求。S会在预留的「休息」行程散步、思考,度过独处时光。
事业版图不断扩张的H老板,从不安排晚餐行程。对他来说,下班后的时间只能留给家人或自己。因为他需要好好休息,才能填满白天耗尽的能量。因此,基于业务所需的餐叙会尽量安排在午餐时间,若是不得不占用晚餐时间的话,一周也不会超过两次。
无论是事业有成的CEO或工作能力备受肯定的人,大多相当重视休息时间,并且会为了彻底执行这件事而努力。这一切,都是为了身心健康着想。健康是一切的基本动力。唯有彻底管理好健康,才能实现自己期望达成的事。
随时充满活力的A,每天都会规律地实践几项独有的习惯—每晚睡前利用写日记整理自己如何度过一天。此外,也尽可能将周末的约会安排在周六,好让周日可以完全空下来。A大多会在住家附近散步,度过独处的周末。即使是常走的路,也总会发现平时没见过的东西,并透过思维的转变,领悟全新的见解。
周末时,借由从事与周间常做的活动完全相反的事充电。假如已经度过身心俱疲的一周,周末尽可能好好休息,别再外出活动。特别是周间已经做了很多耗体力的活动时,周末便尽量待在室内,而非室外,降低活动量,借以减轻身体的负担。
当度过耗脑力的一周时,不妨做些像是放空,或是静静专注于身体活动的事。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其实大家常说的「发呆」,不仅能让大脑休息,同时还能提升大脑的执行能力。有时,在发呆一段时间后,平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会突然找到线索、浮现新点子。
该off就off,工作才有意义
休息时间或方法因人而异。不是只有周末或假日可以休息,即使在工作期间也能轻松进行。例如:午休时间靠着椅子睡个午觉。研究指出,在工作期间午睡二十分钟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冥想,也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充电的好方法。只要闭上双眼,正视脑中浮现的念头、专注于呼吸并保持静止,便能暂时摆脱平时紧张的思考模式。工作中的休息可以转换心情与补充能量,促使输入与输入顺利进行。
夜晚的睡眠时间相当重要。大家都知道,睡眠的质与量会直接影响一个人隔天的状态。睡得不好的日子,隔天一整天都会觉得很疲倦,但只要好好睡一觉,身体又会变得轻盈,精神也会变得饱满。原因在于,人的大脑会在睡眠时间得到充分休息。只要睡得好,不仅思绪会变得清晰,整个人也会充满能量。
话虽如此,却也不建议睡眠时间过长。因为睡得越久,越让人想要一直躺着,稍有不慎就会变得无精打采。尽管成年人标准的适当睡眠时间为七至八小时,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最好的方法是寻找适合自己的生理时钟,观察一下睡几个小时能感觉体力恢复得最好。
基本上,必须有输入才有输出。工作马马虎虎,休息也马马虎虎,只会让工作与休息都变得毫无意义。明确区分工作与休息的开关(on&off),才有办法在工作时好好工作,休息时好好休息。
善用周末补满,无法透过平日的输入与输出顺利填补的能量。消耗多少,便补充多少。此时,唯有高品质的输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充电量会根据如何度过休息时间而有所不同。
为求高品质的输出,每天至少花一小时或每周花一天独处,借以重新调整能量。保持身心健康,是每个人追求实践重要价值的基础。因此,请将输入时间记录在行事历上。
如果不清楚该如何休息,不妨试着从冥想开始。将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并闭上眼睛,觉察呼吸。静静专注于呼吸的那一刻,就是大脑休息的开始。
养成暂时摆脱工作、做些与工作无关的活动或放空来充电的「输入」,将会创造更加健康的「输出」。
(本文摘自幸福文化《哈佛日历快十天:提前十天完成,拿回生活的主控权;哈佛优等生及高效主管都在用的奇迹时间管理法》,作者:河知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