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穿越周期安全观:转型的力量
中新经纬9月6日电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萌芽,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井喷式发展,再到21世纪初的黄金十年,房地产行业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那段堪称辉煌的岁月里,无数房企抢滩登陆、扩大版图。
而近年来,过度扩张、盲目投资、高杠杆运营等问题,在市场繁荣时容易被掩盖,但当市场一旦转冷,便如冰山一角般浮现出来,成为企业难以承受之重。
往下追溯,除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外,先前房企衰败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企业自身治理的问题。一些企业缺乏长远规划,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比如它们过度依赖高杠杆,一味通过借债来扩张规模,却忽视了自身的偿债能力。那么当市场变得更加理性,激进的理念便很难适应了。
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放缓和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房地产市场需求缩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即便是对于在过去几轮行业波澜中都幸存下来的企业来说,也都是一次更大的考验。如何在这场考验中再次握住生机,甚至实现突破,成为了每个房企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这场考验,也将成为房地产行业与业内企业转型的新起点,透视其间产生的剧变与应变之法,正向贯穿的,便是穿越周期之道。
镜鉴
有一句话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通过时代考验的企业有哪些特质?肯定有一个会是拥抱变化。在企业持续变革与发展的历程中,能够提炼出促成它们成功转变的方法论;再细看那些应变之法,也是有逻辑可循的。
周期性危机大洗牌,在美国、日本等房地产市场都曾出现过。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都造成了较大冲击,更遑论对于当时美国房企的影响了。当时,美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下降,房价普遍下跌,开发商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和资金回笼难题,大部分公司因此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
即使霍顿房屋作为当时美国四大房地产公司之一,也未能幸免。这一年,霍顿公司的收入锐减70%;到2009年,流动现金仅为总资产的2.3%,债务违约风险急剧上升,公司无法获取新的贷款,订单数量和收入又大幅下滑,整个公司都陷入了巨大危机。
能持续成长的公司都是主动出击的。霍顿首先选的方向就是优化债务结构,它通过降价促销等方式快速出清库存,以回笼资金应对债务压力,缓解了公司的现金流紧张状况;并且积极回购公司债券,提高偿债能力,显著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提升了市场对公司的信心。
财务安全是公司稳健发展的基础。一系列转型措施,为霍顿及时补充了现金流,有效缓解了公司的财务压力和市场困境,引领其继续在房地产市场行稳致远。
投射到中国市场,彼时彼刻的霍顿房屋与今时今日以财务安全著称的龙湖集团,已然对映成一段互文,照射出时代的影子——8月23日,在披露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后,龙湖集团管理层表示:“在这个周期下选择优先优化我们的债务结构。”
达成这个转换,要求既要把债务规模降下来,又要把债务的周期拉长。这也是龙湖一直在做的事情。对此,龙湖一是坚持用全航道的正向现金流去降负债总额,二是用长周期经营性物业贷款去替换3-5年的信用债融资。
报告显示,今年3月8日,龙湖集团提前兑付了总规模为46.1亿元的商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CMBS);6月28日,提前兑付26.5亿元的CMBS债券,并在同一天提前赎回6.2亿美元的美金债。今年以来,龙湖已归还到期信用债107亿元,年内到期信用债仅剩10亿元。公司管理层也透露,目前资金已经提前备好;2027年前没有到期的境外债券,下半年集团仍将继续有序推进提前偿还明年到期的债务。
日本市场上,国内房企可以将三井不动产作为穿越周期的参考样本。得益于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住房短缺和行业景气,以租赁起家的三井不动产,早期靠着写字楼租赁实现了销售额的快速增长,跻身日本房地产业龙头企业之一。之后,租赁利润带来的稳定现金流,也成功带领三井穿越了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周期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
但在2003年,三井不动产仍明确提出要进行业务模式转型,降低杠杆率。反映在执行上,三井不动产继续加强租赁业务,并将发展管理业务作为新利润增长点,推动了营业收入的稳步上升。
三井的探索,开辟了一条新路;这条路,印证了在波动周期,经营性业务可以支撑房企穿越周期。
转型与反哺
无独有偶,当下在中国,有愈加多的房企在成为证明经营性业务韧性的样本。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中旬,在已发布中期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的73家涉房企业中,有46家房企预计上半年出现亏损,出现亏损的房企数占总数的比例约为63%。单从地产开发业务来看的话,盈利更是整体下滑,实现盈利的企业也凤毛麟角。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过分依赖地产开发业务带来盈利的思路,在当下市场发展的新阶段是行不通的了,房地产企业与整个行业,迫切需要转型。
那么,该怎么转?往哪儿转?从各房企半年报的表现来看,龙湖集团、华润置地、新城控股、招商蛇口等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它们同属少部分还在盈利的房企行列,它们均聚焦转型、重视培育成熟的多航道、多业务。
过去,华润置地的主要业务结构是“3+1”:“3”指以住宅、公建为主的开发销售业务,以购物中心、写字楼和酒店为主的经营性不动产业务,以及以万象生活为核心的轻资产管理业务;“1”则围绕城市建设与运营、长租公寓、康养、影业等业态为主的生态圈要素型业务。
到今年中期,报告显示,华润置地已经形成了“一轻两重”的资产管理架构,“一轻”指上市公司华润万象生活,“两重”分别是华润有巢住房租赁REIT和华润商业REIT。管理层表示:“今年从核心数据来看,华润置地的第二增长曲线已经形成。”
招商蛇口则形成了“开发业务+资产运营+城市服务”的业务结构,上半年,公司资产运营业务实现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5%;所管理的长租公寓、产业园、集中商业、酒店项目均实现稳健增长。
“住宅+商业”双轮驱动战略之下,商业地产作为新城控股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对公司整体业绩贡献率不断走高,并带来了长期且稳定的现金流。半年报数据显示,期内,新城控股商业运营总收入涨幅录得19.44%,达62.12亿元,已完成全年目标的一半。
再看龙湖,近年来,依靠提前布局的“内生驱动力”,龙湖也实践出了破局的方向。相比较地产开发,2024年上半年,龙湖的运营及服务两大业务板块为集团带来了较大的利润贡献,上半年利润占比已提升至80%以上,也让集团上半年的核心利润达到47.5亿元;四个经营性业务航道,依然以正向的经营性现金流为压降负债提供活水。
在此之上,龙湖管理层表示希望通过经营性业务,在收入和利润结构间实现“第二个转换”。根据规划,龙湖希望在2028年时完成经营性收入占比过半,届时将完成业务收入结构的转换,至此,龙湖也将正式完成新旧动能的转换。
摩根士丹利因此在研报《向拥有更强大资产负债表的房东进军》中认为,龙湖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资产负债表稳健,经常性收入强劲,使公司能够很好地应对房地产销售和商场运营方面的挑战,并抓住市场复苏的机会。
标普也给出了积极的预测:从2024年-2026年,龙湖集团运营和服务业务的收入将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在债务再融资方面,标普估计龙湖在未来12个月仍有空间通过抵押购物中心筹集人民币160亿-180亿元,同时相信龙湖将继续积极管理其负债。
在事物发展的规律中,没有什么是能做到一直向前发展的。由此延伸,当下存在的行业或企业,也不可能会有一个或一家能够自始至终一直处于增长高位。事物发展存在周期,企业也难免遭遇阵痛,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如此,对于现在的房地产以及之内的企业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就不再是眼前短期的利润,而是在较低的负债水平叠加高经营性收入有望助力房企穿越周期,正在一步步被证实的当下,如何理解,并坚定地、实在地打造足以剑指长期的根基。(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