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高点阅废片!知识型网红「烧钱煲脚本」 群募突破40万 

竞争激烈的时期,创作者除了坚持自己的理念,如何将知识「变现」,也是一大考验。(图/左为囧星人提供;右为台湾吧提供,下同)

记者丁维瑀、卢映慈周亭玮/专题报导

Youtube商机无限,各类网红也祭出本领竞争,影音平台不再只是单纯的乐园,还是许多人「点技能」的地方。根据Google与益普所市场研究(Ipsos)的2017年台湾《使用者搜寻行为报告》显示,有49%的使用者浏览YouTube是为了「学习」;使用者观看知识影音的整体时间,相较于去年,已经成长了50.3%。

台湾「知识型Youtuber」内容包含讲述专业影评的《超粒方》、分享科学知识的《啾啾鞋》,还有经营说书节目的《囧星人》、以动画再现台湾历史及社会现象的《台湾吧》等;其中,语言教学类的「阿滴英文」更是突破100万订阅,在排行中占据第4名宝座。

说起台湾说书的先例,当属去年离开工程师职位、台湾吧后,独自出来成为专职Youtuber的囧星人。在每集约10分钟的囧说书中,她得先花10小时挑书、阅读,再用10到15 小时写脚本,接下来,用1到2小时录影、几乎整天的时间剪辑,她每月至少会出一集说书,讲过的书都会冲上排行榜,「我流量也没有很大,就能让一本书畅销,可见现在看书的人真的很少。」

▲每集说书,都要事先写稿,才能掌握流畅的节奏。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删除请见谅。

为了继续做下去,「囧说书」专案今年3月开放群众募资,短短4小时就达到单月赞助金额20万,之后还突破40万,不过,她倒是说,募资给她很大的压力,最近有刻意缩减,「一直拿人家的捐款,有时会有意外。经过两次改版,我把赞助从40万缩到20万左右。」由此也可见得,Youtuber上的使用者对于付费的观念越来越普及

►YouTuber爆夯!国小生都想当 业内人揭「成名内幕」劝:想清楚

►被酸拍片「卖」小孩赚暴利 7岁YouTuber打脸:这是我喜欢的事

事实上,知识型Youtuber普遍花得成本高,像囧星人「平均看5本书才能挑到1本介绍」,光是制作影片就占满她整个月的行程,忙到没时间接业配,不靠群募根本无法做下去,但她也要支薪给员工,平衡工作室租金、水电费等,「即使爆肝,每个月强迫自己至少要接1则广告。Youtuber扩张到这种程度,就跟创业一样,你没有回头路。」

▲囧星人以假胡子为个人招牌。

身为知识型Youtuber,囧星人其实也深知如何拍出点阅率高的「废片」,但她现阶段还是想坚持理念,「希望做出对社会有益的谈话类节目,就像是把电视节目搬到Youtube上,未来可以找些同样是知识型的公众人物,一起来聊时事。」她举例,像是针对近期沸沸扬扬的劳基法,若能与动画团队合作,搭配Youtube本身的扩散力,效果可能比电视媒体还要好。

▲早在2013年建立Youtube频道前,囧星人就经常在部落格上撰写影评,也为未来的自己累积人气。

囧星人提到,知识类频道所占的热门影片一定较少,但是国外的Youtube使用者年龄没有像台湾这么低,像是知名的琉球裔美国人NigaHiga,作品创意含金量高,大人小孩都爱,「你把他放在世界舞台上,会觉得很成熟。但若把台湾的摆上去,就会觉得比较儿戏,这是因为我们的观众不成熟、产业不成熟。」

▲27岁的NigaHiga高度要求自己的创作品质,内容更是包罗万象。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删除请见谅。

不过,虽然台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跟囧星人2013年初入Youtube时比较,现今的内容还是有更多元的走向。当时,打开Youtube几乎都是游戏影片,囧星人最初还会被要求「你可以讲得好笑一点吗?」因为观众深信Youtube就是纯放松的地方。现在,囧星人做说书能影响排行榜,连分享冷知识的啾啾鞋订阅都有50万以上,使用者不再要求「你一定要搞笑」,而是可以接受这些知识型Youtuber正经讲话,还愿意掏钱支持。

其实,知识类网红不仅在台湾正夯,Google内部数据也指出,每天全球观看知识相关影片的次数加起来可达5亿次。也正因为产业蓬勃发展,囧星人更是战战竞竞,连出去外面都怕被认出来,就担心哪个动作被放大检视,会随时影响到自己苦心经营的品牌,「很怕有一天资金突然没有了,会不会每个月负债下去?」

▲囧星人基本上多会选择知识类的书籍分享,小说则较少,「那太挑口味了!」

囧星人形容,做Youtuber有点像是跟时间赛跑,尽管上头没有老板在盯,还是要每周更新,不然很快就会退烧,现在连说书的市场都有其他人来分杯羹。不过,虽然经常感到焦虑,但能做知识类的影片,掌控自己的「上班」时间与内容,依旧让囧星人感到快乐,「我觉得工作占生活这么多的时间,还是最想做能让我享受的东西。」

若说起单打独斗的知识型Youtuber会想起囧星人,那么打「团体战」的当属台湾吧莫属。2014年9月,台湾吧第一支影片刚上线不到一个月就获得10万点阅,同年10月,他们进行第一波募资、12月正式成立「台湾各种吧有限公司」,原本4人的团队在2年间扩展到20个人;YouTube上有55.4万订阅、脸书有26.7万粉丝执行长萧宇辰说,「因为我们算是台湾第一个知识型频道!」

▲台湾吧其实本来是想用主持节目、穿插动画的形式,但林辰(共同创办人之一)不愿入镜,就「误打误撞」往全动画发展。(图/台湾吧提供)

一开始只是单纯想做「台湾需要的内容」,因此用历史专业的背景推出了一系列动画台湾史,没想到首支影片就获得广大回响,「我们那时候就紧急开会啊,马上就决定10月募资、把『试试看』改成认真做」;萧宇辰说,大家很惊讶知识型频道竟然做得起来,但其实本来就有一群潜在的观众渴望知识的追求,「我们只是满足了有这些需求的观众而已。」

Google公布的内部数据显示,看起来非常受欢迎的「动物影片」几乎每个人都看过,但知识型的影片观看时间是动物相关影片的4倍;此类频道的出现,代表全球化的潮流、包含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元观点和文化

▲以有趣的方式讲述历史。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删除请见谅。

在做台湾吧第一支影片之前,团队们其实参考了很多国外的知识型频道,像是截至现今拥有690万YouTube订阅的「Crash Course」,就是以一位或多位主持人「脱口秀」的方式,搭配动画作为解说跟辅助,这也是台湾吧一开始想做的形式。「这样成本比较低啊,做动画很烧钱的」,萧宇辰说,「光后制就不只一个人了。」

出产一只影片,需要企划、行销、主持人、编剧、摄影师分镜导演、场景制作、音效师、配乐师动画师,跟其他频道不同的是还有知识顾问;「20个人的团队其实真的不大,比如音效跟音乐就得分别是2个人,1个人真的没办法做,动画师是可以1个人,但最好是2个分工合作,不然完成时间的差异还是很大。」

然而,70到80坪的办公室月租,还有团队每人3到4万的薪水,也是经营的代价。萧宇成说,当下定决心把频道当职业,那才是真正的压力,「每个月150到200万的成本,前2年都亏,是不知道其他人钱从哪里来,但我都是投自己的存款下去烧的,创业就是这样嘛,不过2017年应该是打平了啦。」

如此广大的开销,只有18万左右来自群众募资,其他全由企业赞助或业配,像与政府机关合作的「故事台中」计划、或是之前与元大集团合作的「芬特克 FinTech」,并透过动画角色「黑啤」等形象授权来累积声量,贩卖周边商品等。

▲由左至右为林辰、jiajiach、萧宇辰、DJ Hauer。

事实上,台湾吧从敏感的「台湾历史」开始,谈论议题的路上遇到许多恶意攻击的网友,萧宇辰跟团队都选择不回应,「没人能证明自己是对的,只能看谁拿出来的证据比较多」,毕竟做历史议题也希望台湾开始有讨论,拿出不同的证据、史料也是达成某种促进思考的目的。

现今,台湾出现许多知识型的频道,但萧宇辰认为「没有饱和不饱和的问题」,频道再多,先进来的就是有优势,模仿别人的人很难找到观众;对于未来,他认为「知识也是互动的传递,可以不断培养观看群众。」2018年,台湾吧也准备要做化学实验影片,继历史、法律、经济吧后,又是一道里程碑。

▲台湾吧先从5分钟短片开始,接下来要朝20到25分钟的影片发展,因为「5分钟只是知识的开胃菜,不能懂得全貌。」

但对于全世界的大环境,萧宇辰反而是悲观的,「再怎么样也很难突破同温层的限制」,像台湾吧的YouTube频道有有55.4万订阅、脸书只有26.7万粉丝;而YouTube频道的使用率以男生居多,脸书以女生为主,也形成两边的观看性别族群落差,「想看的自然会去找需要的东西来看,我们能做的就是把tool(工具)准备好」,下一步应该是拓展到Instagram。

「我们也可以像其他的媒体一样,看点阅率、观众反应,来做些腥膻色的内容,但我觉得,数据是用来让我们的内容更好,点阅就可遇不可求」;不过现在每支影片大约还是10万点阅起跳,团队也准备再征8人新血,也是为了筹备日后越来越多元的知识内容,萧宇辰说,2、3年内大概还是会先往制作技术层面突破。

▲台湾吧产出的内容包含历史、哲学、法律、教育议题、地方文化、经济学等。

萧宇辰说,他虽然不看好目前的大环境,还是得努力尝试,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创造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动态循环,「阅听者的支持,对媒体来说才是健康的,教育拓展可以很主动,纯商业很被动。」至于未来会怎么样,他则笑说,「不知道!谁知道呢?该做什么就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