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老年人專屬…全台1.4萬人罹年輕型失智症 學者曝初期症狀與特性
近年失智症年轻化转趋明显,且因初期易遭归因情绪疾病,延迟确诊可能近3年。情境示意图。图/Ingimage
超高龄社会将至,失智人口快速攀升,65岁以上盛行率随年龄呈倍增趋势,成生命关卡的「拦路虎」。其实,失智症也不是老年人的疾病,近年失智症年轻化转趋明显,因初期易遭归因情绪疾病,延迟确诊近3年,但特性是恶化速度更快,有的家庭走上「白发人照顾黑发人」,难以承受之重。当失智浪潮来袭,民团、学者给予什么建议?
医师:年轻型失智症智能减退较不明显,易被延迟诊断2至3年
年轻型失智症与老年失智症,差异之处为何?林口长庚失智症科主治医师徐荣隆在专文指出,年轻型失智症特别之处在于,失智病因多样化、初期发病常被归因于情绪问题、智能减退现象相对不明显、较少合并全身性疾病、退化过程较快等;因此,年轻型失智症容易被延迟诊断2至3年。
卫福部在「年轻人不会罹患失智症?」专文指出,失智症原因包含退化(如阿兹海默症)、脑中风或慢性脑血管病变、营养失调、颅内病灶、新陈代谢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中毒等,是脑部疾病的症状表现,并非正常老化。
该篇专文提及,典型失智症早期常见症状包括短期记忆障碍,记不清楚最近发生过的事和自己说过的话,尚可能造成大脑不同的认知功能障碍,包含注意力、语言能力、计算能力、时间感、方向感、抽象思考能力、判断等能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起居,程度从轻度至重度不等。
民团:年轻型失智症逾1.4万人,自我价值低落成重大冲击
台湾失智症协会秘书长陈筠静指出,台湾即将迈入超高龄社会,老年人口增长,失智人口也随之攀升,推估目前全台约36万余人罹患失智症,其中年轻型失智症逾1.4万人,是最易遭忽略的一群人,相关可寻的资源奥援,仍待积极布建。
她说,失智与失能不同,照护失智者的家庭,通常前期更要承担较多风险,因常见失智症患者其财务、投资判断能力不同过往,除了可能发生重大疏漏,甚至遭诈骗等。
谈到年轻型失智症病况初期征兆,陈筠静举例,多半是工作中无法像过往处理复杂事务,如对熟悉事物经常出错,甚至无法完成交办事项,规画、计划能力完全不如以往。
由于年轻型失智症为65岁以下发病,除了尚未届龄退休,有些甚至只是3、40岁中壮年,正值事业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自我价值低落,是首要面临的重大冲击。
她说,就接触个案来看,除了被迫提早退休,不少人是家中经济支柱、公司中高阶管理人,从事业、家庭的权力掌控者,到发病后一切限制重重,失落可想而知。此外,年轻型失智症患者,有些未婚、有的被迫离婚,只能回归原生家庭由年迈父母照顾,变成「白发人照顾黑发人」。
失智症患者及其所属照顾人,难免都有情绪,尤其患者常伴随妄想、忧郁、恐惧、焦虑等。陈筠静说,曾遇个案是连家人端的茶水都不敢喝,认定水源有问题,或家人可能对其不利,显见紧绷关系,对照顾人来说更是艰辛。
人口结构变老,家户人口减少,政府更没有袖手旁观的空间;据内政部统计,2023年底平均每户人口数量仅剩2.53人,再创新低。陈筠静强调,家户人口走低,更不可能仰赖家庭照顾资源,吁政府比照韩国、日本,尽速立失智症专法,明定政府权责,并让相关政策延续力度更大,给予患者及其家庭最大支持,及早发现及早安排,并在妥适范围维持、鼓励失智者的社会参与,设法延缓退化,共同减轻社会负担。
学者:劳工健检考虑纳相关检测
台北健康护理大学长期照护系教授陈正芬表示,65岁以下失智发病,对患者家庭经济、社会劳动人力,都是庞大冲击;因此,不妨考虑劳工健康检查是否纳入「轻度知能障碍」(MCI)检测,及早发现及早就医,才可能减缓退化。
她提及,不少年轻型失智症患者担忧遭贴标签,多半不敢说出口;一旦完全退出职场,对患者、家庭与社会都不是好的发展,尽可能职能重建有其必要;若症状尚可即先承担原工作,或在同公司转换不同职务,甚或转换其他职业类别,都有赖社会更加理解。
因应失智海啸,陈正芬指出,首要思考的是,年轻型与高龄失智者是要通盘抑或分别思考?对部分年轻型失智者来说,认为自己和老年人不同,若能透过有给职维持其劳动力,如在日间照顾中心聘雇年轻型失智者,共同协力照顾工作,同时对国家资源配置亦更有效率。
※ 有失能失智照顾需要,请拨打1966长照服务专线
(本文出自2024.07.13《远见》网站,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