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虽然穷 但是他们每天竟然都很快乐?

在很多发达国家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普遍。而在某些非洲国家,虽然贫穷是常见的生活状态,但他们从未丧失希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尼日利亚人相信,不管现在境遇如何,情况终会有变好的那一天。”图为拉各斯巴洛贡(Balogun)市场上的一家商户。图片来源:AFP/Getty Images,摄影师斯蒂芬·休尼斯(Stefan Heunis)

环球网综合报道 记者 陈全】像其他很多非洲国家一样,尼日利亚自从独立那天开始,就被世界视作需要接受援助的“弱势”一方。但我们是否可以从它身上学到些什么呢?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都有着急切的需求,也在忍受贫穷的境况。随处都可以见到民众汗流浃背的身影,他们甚至已经被炙热的太阳晒脱了皮。没有多少人会认为,这是个饱含希望和机会的国家。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大街上横行,尽可能地向过往的行人“展示”自己的疾病,渴望得到些许帮助。即使是那些衣着整洁的人们,看起来也亟需援手,以完成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梦想。

美国大学教职人员指出,很多在美求学的年轻学生都曾有过轻生的念头,而要帮助他们克服这一人生困境也需要多方协作、持续努力。

这种在生命边缘“试探”,或是因为挫折了无生趣的现象,在尼日利亚却几乎不会见到。但是在发达国家,我们却经常能看到身边的朋友身处抑郁之中。在大学里,每年都会有学生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对于年轻人,甚至对于任何人来说,有些事情都是他们难以承受的。在写作课上,学生们经常会被要求书写“童年回忆”。他们中的很多人被迫面对并不愉快的过往:离家出走的父亲将他们送至保育中心;不得不打几份工的母亲艰辛地抚养孩子;祖父母们每天干农活时只能将他们带在身旁……虽然生活在经济繁荣的发达国家,但他们已然深陷泥淖、千疮百孔,甚至濒临崩溃。

而在尼日利亚这个并不富裕的国家,大多数居民都生活在贫穷之中。在小型酒店外,有年轻的保安连续执勤24个小时;有缝补衣服的裁缝,用的还是19世纪的古老“缝纫机”;有男人依靠贩卖二手皮面书本为生,每月挣得人民币400来块养活三个孩子;有在发电机爆炸事故中毁容的男人;有开着破旧不堪的小车的出租司机,每次都要靠人力推动才能发动汽车,乘客可以透过底盘上的洞看到地面。这些辛苦劳作的人,他们究竟会有快乐吗?

世界是否可以向尼日利亚人学习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呢?图片来源:frans lemmens/Alamy

即使不是毫无担忧,大多数尼日利亚人也都说自己非常快乐。很少一部分人表示,因为处境不佳,自己确实不太快乐,只有四十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失落沮丧。那他们是否也曾考虑过一死了之呢?问题的答案会让我们备受震撼。一位历史最高月薪只有1300人民币的机械工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对他的严重冒犯。

他们未曾有一刻,考虑过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不能理解为何有人会做此打算,这种想法对他们就是外来的天方夜谭。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艰难、绝望、贫穷和痛苦都没有将他们逼上绝路?尼日利亚人的回答都如出一辙:本不存在绝对的绝望。尼日利亚人都相信,无论现状如何,事情总有变好的那一天。一位因为出不起134元人民币修车费,而不得不歇业数日的司机说:“磨难有时候甚至是件好事。上帝说这个世界本就应有磨难。”他认为磨难是世界必要的组成状态。“如果你活在一个没有磨难的世界,才是不正常的,那将使得每个人都非常悲惨。”

对于幸福的研究结果经常出人意料。一项最近的调查发现,尼日利亚人的幸福感远远高于很多富裕国家。毋庸置疑的是,生活质量并没有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看待世界的方式,而是他们的乐观起到了作用。尼日利亚人坚信,无论要花多久时间,事情总会变好的。你要问一个每月只挣300人民币的尼日利亚人“情况如何才能变好”,他可能答不上来,但最终变好是肯定的。而如果情况都会变好,他又有什么理由沮丧呢?换句话说,磨难只是临时状态,从中将会诞生真正的自由。

当然,乐观的源头并不是理性,尼日利亚人的乐观源于他们世代相传的传统信仰。在殖民时代之前,很多尼日利亚部落的原始文化都强调个体价值。对于他们来说,拥有强烈的自信和自尊是必要的,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因外界环境而焦虑。这就是为什么在尼日利亚的文化中,自杀会被视作“恶毒”行为的主要原因。自杀身亡的人甚至都无法按照传统葬礼习俗安葬。例如,伊博语(一种通行于尼日利亚的语言,属于尼日尔-刚果语系的大西洋语支,有主要语言人口1800万)谚语中有一句话经常被引用来解释这种现象:无论所见为何物,眼睛流泪不流血。

另一个乐观的源泉来自于尼日利亚人强烈的宗教信仰。虽然在这个国家里,宗教可能会被用于操纵或驯服穷苦人民,但也给他们提供了忍受苦难的支撑。他们相信会有来世,在那里将找到生命的最终意义。现世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所有的缺失、病痛和萧条也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最终,人们将过上完满的生活。但如果生命就此终结,如果和深爱的人永远分离,如果自己还没有获得公平与正义,那就再也没有幸福的机会了。

西方文化中,是否也有类似的观念呢?确实是有的。直到1961年,自杀在英国都被认定为非法行为,但并不存在尼日利亚人那样源自内心的驱动力。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西方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人们都已经习惯了稳定的生活,有时候甚至为一点小事就会濒临“崩溃”,这也造成了越来越多滥用抗抑郁和其他非法药物的现象。同样是宗教观念颇重的美国,基督教在此就未能完美充当生命的“舒缓剂”。

虽然尼日利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远逊于西方国家,但他们的思维方式造就了“活下去”的乐观精神,这恰恰是西方越来越缺少的。世界是否都应该向他们学习这种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呢?也许现在就是一个最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