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总额新制明年上路!过度成长不给付 刚性需求获保障

健保署长石崇良27~28日视察中区医疗,透露未来健保改革方向。(林周义摄)

为推动分级医疗、管理医疗费用的成长,健保署将推动「分区总额合理成长管理」。相较于疫情前的门诊就医,台北区去年的就医人数多了0.8%,但件数却成长6.8%。为避免冲量,健保署长石崇良透露,明年起,各分区将比照南区模式,推动医院个别总额,保障明年收入不低于今年。申报点数排除重症的刚性需求后,合理成长会打折,过度成长不给付,而刚性需求的支付朝1点1元方向努力。若有不当把病人转出的情形,则会失去保障。

石崇良指出,总额成长5.5%是整体的数字,怎么执行要看各个分区。各分区有个公式,会依服务密集度、人口变化来调整,各自在管理上有落差。每年的总额分成4季,台北的做法是分成4等份,假设1季750亿,超过的部分就依医院的申报量,按比例扣回来,这叫「摊扣」。

不同于台北的「吃大锅饭」,石崇良表示,南区的做法是自行管控。因不希望冲量,医院有自己的额度,超出额度太多就会血本无归,分3阶段,1阶打75折给付,2阶打5折,3阶则只给2成,再超过就直接不给,等同「断头」。

经比较去年全年与疫情前(2019年)的门诊就医情形,全国就医人数成长2.3%,就医件数成长9.3%,是就医人数的4倍多。申报点数则成长18.6%,是件数的两倍。然而,不同区域因管理方式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结果。

以台北区为例,就医人数只成长0.8%,件数却成长6.8%,与全国的9.3%相比虽然不高,但相对于人数的成长,比例却高出许多,这是因为台北就医可近性高、容易看病。若看点数,台北区成长19%,也没有比全国成长太多;至于南区,人数成长2.1%,与全国平均相近。件数的成长是8.1%,比全国平均低,而点数的成长则是11.8%。

石崇良说,两区的管理逻辑不同,结果也不同,而个医院之间也会有这样的差异存在。政府若要推动门诊减量,不能齐头式平等,让大家都减少2%门诊量,有些医院减掉的是冲量、有些减掉的则是自行控制后的成长。另有些地方就医可近性高,有些偏远地区只有一家医院,要把病人推去哪?这样的做法没有考虑到城乡差距,对民众不公。

因此,石崇良规划推动「分区总额合理成长管理」,让其他分区比照南区模式,推动医院个别总额,保障明年收入不低于今年。为避免重症病患沦为人球,包含心肌梗塞、中风、急诊创伤等刚性需求都可获得保障,朝1点1元方向努力。申报点数扣除刚性需求后会进行分配,分成1~3阶段,合理的成长会打折,过度成长则不给付,额度由各分区因地制宜订定。一旦出现不适当的转诊,就会失去保障,以浮动点值、平均点值支付。

石崇良认为,不宜在制度不一样的前提下讨论补点值,这对于管控良好的医院不公。健保署期待不要让点值太低,避免冲击医疗人员薪资,但也不能没有管理就要钱,毕竟这些预算也来自民脂民膏。

一致性管理原则上路后,若在合理成长的前提下,点值还是低,就代表政府投入不足,需争取更多预算,让总额成长更多。石崇良说,这项新制除台北区外,其余分区都已同意在第1季推动。至于台北区,健保署盼取得共识后,最晚于第2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