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苏杨会」代表政策微调 中美关系未解决

(左一)美国白宫国安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6日与(右一)中共中央外事委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瑞士苏黎世会晤。(图/新华社)

「苏杨会」落幕后,中国学者分析,这次会晤代表双方政策的微调,属于战术层面的阶段性调整,而美国在战略层面对中国的基本认知和判断不会改变,不应对两国关系发展过于乐观。

美国白宫国安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6日与中共中央外事委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瑞士苏黎世会晤。这是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二度通话的后续对话,两国元首当时讨论双方保持开放沟通管道以及负责任管控美中竞争的重要性。

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日前接受香港凤凰网访问说,这次会晤主要讨论一些基本原则问题,可预期中美将有两方面进展,一是双边关系下一阶段发展路线图即将出炉,二是双方可能在各自关心的重要问题领域取得进展,例如中国关切的台湾、香港问题,美国关切的购买国债、伊核问题等。

他表示,至于中美经贸磋商则交由即将会面的经贸团队处理;而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日前提出的「再挂钩」,意味希望重新理顺两国经贸关系,调整一些经济规则,改变美方认为对于美国工人、中产阶级、消费者和公司的不利因素。

吴心伯分析,关税对美国的影响超过中国,「事实上中方的关切集中于美国的对华制裁,尤其是对于中国实体和个人的制裁,以及在科技领域对中国的封锁和打压」。

另据香港星岛日报今天报导,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表示,中美关系并未「解冻」,外界不要过度解读这次对话,「拜登的中国政策没有出现实质性改变,中美关系重新开始回到合作已经没有任何可能性」。

他解释,就在杨洁篪与苏利文会晤当天,拜登政府通过行政指令,终止美企对中广核的技术出口授权,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战不会有任何改变。

至于拜登政府近期为何表现出柔和的姿态,朱锋认为是基于美国国内政策的需要,拜登政府当前在国内和外交领域问题很多,而明年就是美国期中选举,「在战术上也要把中美关系稳一稳,避免外交政策受到国内更多的指责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