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解析-探讨中国政策走向 先了解政府运作系统

5年一度的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政治行事历最受瞩目的大事,会期商讨领导层与宪法的调整事项。今年适逢中共建党百年后首度召开大会,因此更具象征性意义。此外,二十大预计亦是中共史上最特别、也最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之一,不仅将确认国家主席习近平史无前例第三度任期,同时突显出「习思想」的重要:他的多项理念已纳入宪法。

然而,投资人若想从中寻求政策调整的迹象,例如结束清零政策、松绑法规、加码经济刺激措施等,恐怕会希望落空,因为全国代表大会是长期结构性政策,而非短期周期性政策的重大指引。联博预计,二十大尚不会结束清零政策,但可能会进一步松绑防疫力道。

事实上,除非老年人接种率提高,否则联博认为清零政策不会告终。到目前为止,60岁以上中国民众约有67%施打第三剂疫苗,80岁以上民众则只有38%施打。提高长者的疫苗施打率是松绑防疫政策的先决条件,但考量决策者有其政治考量,短期恐怕尚无解决之道。

想一窥短期政策的端倪,则应该观察中国政策框架下的其他决策机构,因此投资人不妨先了解中国政府的运作系统。中国政治基本上为共产党与国家机器的权力分工。在党的阶级架构中,最重要的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与中央委员会;国家机器方面,最高层级的机构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常每年于3月召开。

投资人可观察中央政治局与国务院,以掌握短期周期性政策。分别于4月、7月与12月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是决定周期性政策路线的主要场合。12月会议后,由习近平主持、资深国家与地方官员与会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负责策划未来一年的政策;李克强及未来继任者主持的国务院周会,亦是周期性政策的重要指标,可能是重大政策的公布场合。

至于该如何看待二十大?联博认为,二十大可能产生三种结果:一、进一步巩固习近平的权力;二、政府高层出现若干人事调整;三、确认结构性的政策框架。中共二十大不同于往年全国代表大会的原因之一是,习近平甫于2021年提出「两个确立」的口号;而正值中国经济放慢、试图转型为内需消费导向的经济体之际,习近平对中国经济的思维,例如他对中国对外关系的观点,亦是二十大主轴与观察重点。

最受注目的人事调整出现在政治局常委会,尤其是两届任期即将届满的总理李克强。由于他尚未达退休年龄,因此卸下总理一职后,理论上可能转任他职。值得投资人注意的是,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后,因为新任地方官员通常会推动经济活动,进而推升投资成长力道。只是,考量中国的经济考验预计维持一段时间,今年二十大后的投资成长幅度恐低于往年。

至于长期结构性政策是否有所调整,联博认为应关注二十大后的全体会议,这些全会有可能提供长期政策转变的线索,像是三中全会通常商议重要的高层政策与改革议题,而五中全会则讨论下一个5年计划。

中国的政策环境不断变化,想了解其中堂奥,不应只观察二十大,建议持续观察各个面向,进而从中了解经济政策可能的结构转变,与发掘长期的趋势与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