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空污加强监测 环境品质感测物联网已有成效
环保署今日就「环境品质感测物联网发展情形」于立院进行专题报告。(李柏澔摄)
为因应空污改善以及加强监测企业偷排污染物的力道,环保属于全台8300点环境品质感测器,今(21)日环署表示初期成效尚佳,将持续观察检讨。
立法院社福及卫环委员会今日就「环境品质感测物联网发展情形」邀请环保署于立法院进行专题报告,环保署长张子敬表示,参考国外案例及台湾特性,考量污染特症、交通流量及人口密度,选定工业、交通、社区及辅助感测等场域特性,提供环境智慧执法应用,截至今年4月,全台环境品质感测器分布于6都10县市,全台共计有8300点,当中有105个工业区及科学园区,监控共6万多家列管工厂。
目前成果,累积自2020年4月稽查处分共209件,裁处罚锾约7002万,追缴空污费约4亿元,预计在2020年底完成1万200点空污感测器布建目标,完备台湾空品感测物联网,加强环境稽查。
张子敬指出,感测器提供微环境空气污染变化趋势,用于污染排放鉴别及稽查,数据会统一传回环保署透过人工智慧与大数据分析,提供地方环保局如高污染浓度通报、污染潜势区域分析及在WOT网站做即时查询等。
民进党立委苏巧慧表示,设置微型监测器应该要纳入更多民众参与,环保署说空品有改善,但很多民众还是无感,民众若能自行决定设置感测器的场域,就能了解是民众自身感知偏差还是真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