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食脑虫7天身亡 专家曝1救命药:政府可考虑专案进口

俗称食脑变形虫的「福氏内格里阿米巴原虫」。图为美国CDC的显微照片。(路透)

国内出现史上第2例俗称「食脑变形虫」的阿米巴脑膜脑炎个案,30多岁女性前往室内亲水设施后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7天后不幸病逝。流行病学专家指出,食脑虫可能是当今世上致死率最高的微生物,目前文献仅有5位幸存者,早期使用特殊抗菌药物有助于抢救性命,建议政府可考虑专案进口储备。

疾管署昨天(9)公布一名北部30多岁女性,近期无国外旅游史,发病前两度前往室内亲水设施游憩,今年7月26日出现头痛及肩颈僵硬症状,后续出现发烧、畏寒、头痛、颈部疼痛抽搐就医,后续病程进展快速,于8月1日死亡,实验室检验确认为「福氏内格里阿米巴原虫」感染导致脑膜炎。

哈佛大学公卫学院博士、急诊科医师李建璋表示,「食脑虫」可能是当今世上致死率最高的微生物,美国文献上记录的157位患者,有153位死亡,更可怕的是免疫功能正常的年轻人也不能幸免。

李建璋指出,食脑虫喜欢生活在温水水域,通常要25℃以上的水,46℃的水温则是食脑虫生长最快速的环境;随着全球暖化,食脑虫在全球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甚至北方国家如南韩,去年也发生案例。

李建璋提醒,食脑虫通常是在野溪游泳、野地温泉戏水时,从鼻腔途径感染;临床症状上,食脑虫导致的脑膜炎和其他细菌脑膜炎无法分辨,所以一定要主动告知野外戏水的暴露史。至于室内游泳池或是温泉,因为有氯气消毒,食脑虫通常是无法存活的,所以民众不须恐慌,只有非常罕见的情形,使用野外水或是遭到污染才有可能感染。他建议,既然台湾游泳池发生了案例,也应该全面抽样检查,才能让大家安心。

李建璋表示,虽然致死率超高,目前文献仅有的5位幸存者还是提供宝贵的治疗经验,最重要经验是早期使用特殊抗菌药物米替福新miltefosine(Impavido),此药早期用于研发对抗乳癌,后来发现对于热带疾病利什曼原虫有效,2016年通过美国药证,然而此药属于孤儿药,台湾似乎没有此药,如果台湾已经有相关案例,政府可以考虑专案进口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