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重症救命药列短缺名单 食药署先储3个月量「专案进口预准备」
国内5月发生社区本土疫情,出现不少重症个案,当中严重呼吸窘迫症候群个案需使用IL-6抑制剂tocilizumab(安挺乐),当时使用量是过往的数倍之多,近期甚至出现在食品药物管理署短缺药物名单。食药署说明,因为疫情发生已经将第三季数量药物完成引进,近期绝对不会短缺,但是为了未来疫情状况预作准备,才会公布至短缺名单并且进行专案进口。
食药署药品组科长杨博文说明,IL-6 pathway inhibitors(介白质-6抑制剂)的药品Tocilizumab(安挺乐)为进口用药,原本是用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后来也被准予使用在新冠重症病患。
国内发生本土疫情之前,储备量以RA患者为主,疫情发生后已和厂商协调,把每月输入药品改为一次输入一季的量,目前已经把第三季、至9月前的用药储备完成,预期未来两三个月用药无虞,但为了未来疫情预作准备,提出短缺并且请厂商协助专案进口。
中国医药大学副院长、感染科权威黄高彬说明,IL-6抑制剂已经列入新冠病毒感染临床处置指引。新冠患者早期会透过瑞德西韦、类固醇等药物分别抑制病毒与炎症反应,但如果病情压不住,出现厉害炎症反应,发生肺部细胞风暴,会释放IL-6介白质,让肺部失去换气功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属于重症的范畴,这时用药予以抑制,就可以减缓炎症,让病情得以好转。
▲新冠治疗药物Tocilizumab 「安挺乐」,IL6抑制剂。(图/食药署提供)
黄高彬表示,国内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第一个将IL-6抑制剂用于新冠重症治疗,当时一名病患是被境外移入丈夫传染,演变成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转院至中山,当时能使用瑞德西韦仅在中部仅有中国附医,患者病况又不适合移动。黄高彬说,他自己多次与药厂沟通,希望送药去中山使用,但伦理委员会并未准予。
当时国际上有少数报告使用IL-6抑制剂治疗,黄高彬便建议中山尝试使用治疗,真的在三天好转,接着台大、北荣也有患者使用,同样有良好效果,最后被列入指引。
不过去年国内重症患者不多,使用量也不大,一直到今年5月大量患者出现,有不少重症患者得使用这项药物,初估用量是平时的好几倍以上,食药署也因此才展开专案进口。黄高彬也提到,原指引建议病程超过三天才能使用,上周专家会议讨论,决议将三天限制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