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月进口蔬菜农药残留最多 食药署用大数据预警食安

▲8~10月进口蔬菜农药残留最多,食药署用大数据预警食安。(图/记者严云岑摄)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近来食安问题频传,食药署于2015年9月2日成立「食药战情中心」,导入边境稽查资料巨量分析,查验去年1月至12月8日边境通关资料,发现有888笔不合格,其中前4名依序生鲜冷藏冷冻蔬果食用器具茶类、生鲜冷藏冷冻水果。食安战情中心执行秘书长冯润兰说,除了食用器具不合格标准以耐热温度为最高外,其余3类皆以农药残留为主。

冯润兰说,食药署就4项不合格食品进行食品分析,发现其具有时间趋势,例如生鲜冷冻蔬菜的不合格情形,就以8、9、10月达到高峰,「可能与产季台风造成国内蔬菜锐减有关」。另外,食品器具类,则为3~5月多验出「变形」,不合格情况最高。针对巨量资料库曲线图,食药署便可通知海关,分别在8~10月与3~5月对上述2项产品加强查验,不让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面

▲食药署战情分析中心资讯图。(图/记者严云岑摄)

食药署长姜郁美说,食药战情中心的巨量分析资料库可分2大层面,一为食品业者登录资料分析、一为查验登记产品分析,前者至今已搜集了30多万家业者的资讯,让管理更为便利;后者则建立了34个构面,行跨部会整合。食药也会适时释出某些资讯供大众查询,并提供将资料直接寄到电子信箱服务

食药署去年边境查验的不合格产品,以生鲜冷藏冷冻蔬菜占213笔为最多,其次分别为食用器具191笔、茶类118笔及生鲜冷藏冷冻水果116笔,除了蔬菜与餐具在特定季节较严重外,茶类与蔬果并没有太大起伏。冯润兰说,此次仅针对去年「边境通关查验不合格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未来将会持续汇整相关资料,强化「风险预警」资讯,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面,维护民众健康。

▼冯润兰秘书长说明巨量资料库运用情形。(影/记者严云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