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苏起的路 荆棘满布但曙光初露

国安会前秘书长苏起当选「台北论坛智库董事长后,将在9月成立蓝绿对话平台,希望朝野能建立沟通对话机制,以寻求社会最大公约数,凝聚「台湾共识」。苏起此举不被各界看好,但从历史格局、社会力结构的大潮流角度观察,苏起选择的这条路虽然充满荆棘,却是一条非走不可的路。台湾若不在这条艰辛的道路上奋步向前,终将沦为第三世界国家,或成为中国版图的一块鸡肋

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标准普尔降至AA+,这是美国史上首次失去AAA信用评级,尽管美国财政部立即回击,呛声标普的计算有误差,但是仍难免震惊全球金融与经济体系。美国债评降级的主要理由是政治恶斗政府国会和民意无法就国家长期愿景建立共识,造成长期财政收支的不确定性与政府决策能力的危机,美国经济远景因而受到怀疑。美国信评降级史上未见,可能引发的「蝴蝶效应」尚难估计,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将受到质疑与挑战,则几乎可以确定。

台湾政党恶斗问题与美国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已经让台湾名列举世无能国会之首,公共政策因政治激烈角力而失去专业性,造成相互矛盾、资源浪费现象,朝野间只有对立、没有交集;尤其选举一到,小小的弹丸之地,族群被撕扯得四分五裂,民众更因为生活在颜色化的二分世界而痛苦不已。长此以往,台湾的民主不可能深化,人民的素质也不可能提升,民主基础会很脆弱。朝野政治恶斗,只问颜色、不问是非的现象必须改变。

大陆变化更是朝野必须对话的重要原因。就在美债美元走跌当下,大陆已悄悄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戏份渐渐从配角成为主角。大陆国民生产毛额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虽然想要超越美国的难度还是很高,但大陆由弱转强,美国由盛而衰,黄金交叉将比预期更快来到。大陆绝非昔日吴下阿蒙,东亚地缘政治舞台上已与美国同桌博奕。

台湾不能永远停留在冷战时代,依附美国与中国以铁幕相隔离,绿营支持者更不能继续蒙住眼睛不看世界的变化,以为可以关起门来不和大陆打交道。马政府要把台湾带领进入21世纪,与大陆谋取永久和平,双方既然要交往,就不能以零和关系的态度相互对待,必须寻求共识。马政府坚持「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不统、不独、不武」,就是绿红之间的中间点。他与大陆签署的所有协议,并无出卖台湾利益或有利大陆并吞台湾的疑虑,但绿营始终以「卖台」定位马英九。依据民进党的逻辑,台湾将永远陷在一筹莫展的困境中。

全球经济版图与战略格局正在巨幅位移,大陆海空军力量已穿透太平洋第一岛链,反介入军力部署已经完成,美国的航空母舰是否能继续扮演1996年「飞弹危机」期间稳定台海情势的角色,已有疑虑。中国经济崛起,美国经济正走下坡。这些发展都已非过去的格局所能因应,台湾曾经思考当如何面对吗?还是要继续过着蓝绿恶斗的虚耗岁月?

苏起主导的「台北论坛」基金会未来拟在两岸、国防、外交、经济四大国安领域为台湾提供建言,这四大项目是台湾现阶段生存发展最重大的课题,然而,如果台湾的政治恶斗没有终止,蓝绿不去颜色化,所有的建言都将是梦幻泡影,就像现在国民党有国策基金会、民进党有新境界文教基金会,基金会的建言还是为了选举、各说各话、谁也不信谁。

苏起希望打破蓝绿格局,为台湾言论开辟一条新路网罗产官学界知名人士,民进党的洪奇昌和美国在台协会前理事主席卜睿哲也共襄盛举,可以想见苏起的用心。诚如本报社评数度强调,台湾需要去颜色化、需要在蓝绿和两岸间找到最大公约数,面对大变动的时代,台湾无论是要经由美国走进国际社会,或经由中国走向世界,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无论作什么选择,都需要寻找台湾最大公约数。在蓝绿恶斗的情况下,「台北论坛」的成立露出了一道曙光,期待苏起能够为台湾找到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