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后花园」生态灾难?委员会建议大屿山填海加娱乐设施

大屿山被誉为香港后花园。图为昂坪360缆车。(图/取自香港旅游发展网站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经过两年研究,香港大屿山发展咨询委员会日前发布首份工作报告建议集中发展策略性经济房屋、将欣澳填海及迪士尼乐园的发展结合、延伸昂坪360缆车系统、建室内滑浪场水疗渡假村等。不过,有保育团体认为,应该保持大屿山的原始生态,而不是过度开发。

大屿山发展咨询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题为「大屿山——全民新空间」,共有33页,分为5章。其中,第3章针对「空间规划土地利用」、「保育」、「策略性交通运输基建」、「康乐及旅游」和「社会发展」提出建议。

在「空间规划及土地利用」方面,报告首先建议北大屿山走廊主要作经济及房屋发展,主要项目包括已计划机场三跑道系统、亚洲国际博览馆扩展、机场岛北商业区、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上盖发展、东涌新市镇扩展及小蚝湾发展。

梅窝银矿泳滩。(图/取自香港旅游发展局网站)

其次,报告认为可以将欣澳填海及迪士尼乐园的发展结合,令东北大屿发展成为休闲、娱乐及旅游汇点,缔造东北大屿旅游大门。报告说,欣澳透过填海(总面积约60至100公顷)有潜力发展成为区域娱乐及商业枢纽,可设立新的旅游景点主题酒店、康乐、休闲、体育、餐饮零售及娱乐设施,同时配合发展多种不同的休闲/康乐活动、游艇码头及停泊处和相关的配套设施,以及与旅游业有关的培训设施。

报告指出,迪士尼乐园未来数年将继续有扩建计划,预计2017年落成的第三间酒店将额外提供约750个房间。商讨中的第二期计划包括占地60公顷的新园区,设有游乐、酒店和购物设施。乐园也设有码头设施,建议可研究加强水上交通运输服务,连接乐园至市区的景点/邮轮码头,也可连接乐园至欣澳、南大屿及周边的岛屿,推动离岛游,提供另类旅游体验。

第三点,报告建议研究发展东大屿都会成为香港第三个核心商业区(CBD3)及长远策略性增长区。交椅洲一带水域可发展人工岛,定位为智慧新发展区,并设新的核心商业区。至于喜灵洲,可考虑在现时使用率较低的避风塘及其周边水域进行适度填海,发展近水休闲生活区,及发展地区性的零售及社区设施。而梅窝现时的荒废农地、鱼塘及土地利用效率低的地方也可加以善用,促进城乡共融,加强康乐旅游元素,发展旅游潜力。

大澳棚屋。(图/取自香港旅游发展局网站)

报告说,东大屿都会是一项长远的计划,是香港跨越2030年后的主要土地供应来源选项之一,提供兴建房屋及提供社会及经济发展需要的用地。由于有关计划需要巨额的基建投资,必须审慎行事,建议政府须与其他发展计划一并考虑,配合香港整体的发展。

报告也建议大屿山大部分地区用作保育、休闲、文化及绿色旅游,并加强保护具保育价值的地点与串连,尽量避免在此等地点或周边作大型发展。另外,报告认为应该善用政府土地,释放部分惩教设施用地作住宅、康乐或其他用途,减低开发新土地的压力,以及开发岩洞,增加地面的可用空间。

「康乐及旅游」方面,报告则建议可以在欣澳发展主题式休闲及娱乐区(例如具特色的大型表演场地)、青少年室内探险乐园(例如室内滑浪场、4D电影院、室内跳伞iFly)等。而梅窝建议发展多元化的户外活动,包括户外探险乐园(例如空中飞人滑翔之旅、山坡滑梯漆弹射击等)、水上乐园(例如Wibit、冲浪板等)、越野单车、Segway等,也可考虑设立大屿山历史博物馆,发展本土音乐节赏花节或婚礼旅游。

▲长沙泳滩、贝澳泳滩。(图/取自香港旅游发展局网站)

不过,根据《南华早报》报导,环保触觉总干事谭凯邦对于上述报告提出批评,认为应该保持大屿山的原始生态。「就像西贡一样,大屿山是香港的后花园,不应该铲平它然后建高楼大厦。」

委员刘炳章在《香港电台》节目中表示,报告不少建议是在现有基础再改进;保育和发展并无冲突,因为大屿山比香港岛大,土地资源使用率偏低,有空间可以做到发展旅游设施之余,也同时保育。

守护大屿联盟召集人谢世杰则反驳,报告的发展建议是利用香港人珍贵的自然资源,变成接待旅客的旅游设施。他举例,梅窝早期的定位是怡情小镇,现时建议在当区兴建水上乐园等设施,加上东大屿都会规划,可见未来梅窝将变成新市镇。他也质疑,大部分委员有利益冲突,因部分委员有旅游业界,以及乡事派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