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安设交通改善小组 成果卓越新竹市民有感

新竹市今年的交通改善大受中央与地方认同,市长高虹安不仅成立交通改善小组,每月皆亲自主持道安会报、交通改善小组会议,讨论相关交通改善议题。(新竹市政府提供/陈育贤新竹传真)

新竹市今年的交通改善大受中央与地方认同,改善方法包括警察局与交通处作专案报告,并利用科技执法、改善路口号志与标线等方法,立即解决个别区块交通数据升高问题。(陈育贤摄)

新竹市今年的交通改善,大受地方认同,交通部日昨率中央机关了解竹市机车安全改善情形,同样肯定市府对于机车安全改善的积极态度,行政院也表示,针对改善行人安全编列4年400亿元经费,特别邀请竹市府多加申请,包括机车事故防制重点、事故热点,改善道路安全,降低事故发生。

新竹市交通议题年来都是历任首长棘手议题,市长高虹安上任后,成立交通改善小组,针对各项交通问题盘点及改善,根据新竹市府对外公布的施政成果,今年已推出多项交通相关政绩,包括「西大路地下道禁止转向」,疏解交通效率增加13%;积极争取守护行人路权的「校园周边暨行车安全道路改善计划」,成功获中央核定补助5亿1136万元等,针对机车安全,检讨标志、标线及管制措施妥适性,在今年都有丰硕成果。

而高虹安对于交通安全更为重视,除每月皆亲自主持道安会报、交通改善小组会议之外,与会过程特别安排时间讨论交通畅行与道路安全议题,交通部公布全国各县市道安数据,新竹市今年1至7月交通事故大幅降低了11%。

交通改善小组成员提到,高虹安市府团队透过数据分析找出事故热点及原因,再由交通改善小组、道安会报等会议,与专家学者及竹科管理局等相关单位集思广益寻求解决方案,借以达到降低事故发生。

针对道安即时数据,如个别路口及区块出现状况,高虹安也指示警察局与交通处作专案报告,并利用科技执法、改善路口号志与标线等方法,立即解决个别区块交通数据升高问题。

交通改善小组成员同时指出,高虹安任内首次大动作改善主要通勤干道,实施于西大路地下道交通问题。

由于西大路地下道仅有双向各一车道,十字路口的车流交会,导致汽车与机车路径复杂,易造成交通意外,且若有汽车左转,将直接阻挡对向直行车流,导致通勤时刻大排长龙。

经交通改善小组决议,试办下午尖峰时间禁止转向成果显著,成功让汽车疏解效率增加13%、机车增加20%,市府更于9月1日起规范地下道汽车全日禁止转向,消弭直行机车与汽车的冲突,以维护机车骑士安全,同时解决汽车转向造成的车流回堵情形。

另,关于守护行人路权方面,交通处长倪茂荣说明,新竹市政府全力争取中央补助经费,推动「校园周边暨行车安全道路改善计划」,全面盘点、大力改善学校周边道路和路口交通安全,并推动设置通学步道,目前已获中央核定18案,共取得5亿1136万元补助,将持续争取营建署及公路总局补助。

综合多项数据,高虹安交通畅行愿景于今年度有了丰硕成果,并提出「市民道安,市府把关」守护新竹市交通安全新方向。

实际走访新竹市区,不少市民反应明显有感,见警率大幅提高,并表示科技导入执法措施有成效,并期待市府积极维护道路安全,降低驾驶人违规行为,打造交通畅行的安居科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