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互联网 变劳力密集产业

AI产业也与互联网产业关系密切。图为8月15日,重庆机器人展示中心,一名男孩与机器人互动。(新华社

外卖员是随着互联网兴起而出现的职业。(新华社)

骑着单车的外卖员是随着大陆互联网兴起而出现的职业,类似劳动族群人数已极其庞大。也让奠基高科技下的互联网,反而正变成一个越来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京东为例,旗下管理着几万名配送员,再看到美团外卖平台也有多达400万名骑手活跃着,就连以智能著称的AI产业,也聘请大量数据标注工和内容审核员

有趣的是,这也让这些各类型巨头平台的基层劳动者们,开始习惯在多个平台之间「斡旋」。例如山东临沂的一位网约司机就说,如今同时用滴滴和花小猪接单,为的是「避免跑空车」;许多美团平台的外送员往往身上都有2部甚至3部手机,各自负责送外卖、跑腿、送生鲜,当用餐的外卖高峰期就去送外卖,中间闲暇就摇身一变去跑腿,还能顺便送个菜。

互联网落地要靠人力

据燃财经报导,这在大陆成为很有意思的现象,互联网的起点可以是技术代码,但落地要靠人力。某种意义上,技术释放部分人的体力劳动,转移给另一部分人,但这些人也被带进互联网的世界,让劳动越来越密集。

一位连续创业者说出自己的心得,「十年前创业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路线,现在创业可以没有电脑,但不能没有人。」

事实上,大陆互联网已无法离开基层体力劳动者。像美团、饿了么、滴滴、京东等平台型企业,这族群变成水电一样的存在。

网路巨头成就业重镇

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已成基层民众的重要就业地点,若将范围扩大,会发现近年兴起的很多消费互联网公司都有这个特点。要嘛成为劳动密集型公司,或依靠劳动密集型平台开展业务

今年7月大陆趣活公司带着4万外卖骑手,顶着大陆最大外卖「配送包工头」的头衔美国上市市值达到5亿美元。

实际上该公司的业务模型很简单,业务有点类似于劳务派遣公司,就是招来一大帮人包含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共享单车运维员等,以劳务工的「灵活用功形式输送给美团、饿了么、滴滴等公司,跟巨头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