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化不利社会流动 冲击共同富裕
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与经济学家蔡昉撰文指出,高龄化社会加剧也影响社会结构的流动性。图为湖南农村老人聚会运动。(新华社)
蔡昉担任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与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包含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等。
据观察者网引述蔡昉撰文指出,大陆迈向共同富裕目标要成为「橄榄型社会」,需继续提升目前4亿中等收入族群的人口比重,透过促进社会流动来改变结构。但也点出除经济成长趋缓是社会流动的负面因素外,高龄化社会加剧也影响社会结构的流动性。
蔡昉表示,想让总人口发挥出超大规模市场作用,以保证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迈向「橄榄型社会」是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扩大中等收入族群规模。依目前大陆国家统计局定义的中等收入族群已有4亿多人,但考虑到大陆有14多亿人口,现今规模仍旧不够大。
蔡昉指出,至今尚未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归根结底是社会流动的不足。观察制约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他表示总体来讲,经济增速减慢对社会的横向流动性是有负面影响的,同时大陆人口高龄化正在加剧。
统计2021年大陆人口的自然成长率是0.34‰,2022年很有可能达到零成长。同年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已达14.2%,按照国际标准,大陆已正式进入高龄社会,而这也会降低社会流动性。
蔡昉说明,从个体层面看,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倾向于较少追求职业、居住地与生活方式变化,这会让横向流动趋于降低。其次从总体层面看,个体年纪变大降低变化意愿这个微观特征,也汇总成为高龄社会降低社会横向流动的宏观特征,进而降低纵向的流动性。
蔡昉指出,从社会意义上来说,进入高龄社会后,需顺应变化形成一个老年友好型环境,包括就业、创业与生活等面向。但这种环境形成需要时间营造,在此之前,上述因素都会产生降低社会流动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