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台湾农业全印象》纪录片发表

生活中心/台北报导

为让民众认识台湾农业在过去一百年以来的历史,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分别以农、林、渔、牧、农田水利为题制作《耕耘台湾农业全印象》5部系列纪录片,28日举行发表会,希望借由影像来回顾台湾农业一百年以来的变化与共同记忆,让民众能了解属于这片土地的农业故事,珍惜并感念前人对台湾农业所做的努力,也透过纪录片,向所有为这片土地打拼的无名英雄致敬。

台湾农业发展一百年的故事,用影像呈现

农委会指出,由于农业整体涵盖层面相当广,可展现的主题包括产业变迁政策沿革农村转型与农业科技发展等,各项主题背后的发展故事与题材多元且丰富。然而要在每部46到48分钟的纪录片篇幅中呈现各产业发展一百年的故事,不但让制作团队伤透脑筋,主题选定与内容呈现也经过无数次的讨论,而今昔影像的取得与拍摄更是煞费苦心,所以这一系列纪录片,可说是集结了政府与民间的珍贵影像资源才能完成。透过影像的播放,观众可以看到许多史料及平日难得一见的精采画面,例如耕耘机竞赛公粮检测、远洋渔业捕鱼现场森林资源调查过程田间赶鸭逃冬等,都是珍贵且得来不易。

台湾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农委会主委陈保基表示,一百年来的台湾农业,是许多前辈努力与不断创新发展,才打下深厚的基础,期望透过纪录片的呈现,向农业的无名英雄致敬。同时,陈主委认为,早期农业曾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的一页,当时的米糖、香蕉、三罐王(洋菇芦笋凤梨罐头)等农产品,不但为台湾带来可观的外汇收入,亦是作为国内建设经费,厚实工业发展的基础。未来,面对气候变迁及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严厉挑战,农业应以更开阔、更创新的思维,结合跨领域的科技与经营模式;同时也应强调农业的多功能价值,让大家了解农业是现代化且优质的传统产业,更是提供国人无价的生态文化与粮食安全的产业,期盼国人支持农业发展,这不仅是农业的GDP,也是国人的幸福指数。

农机女英雄与青年大佃农刻划农业传承轨迹

在纪录片发表会上,农委会特别邀请在民国60年代推动农业机械化时的传奇人物陈命珠女士及现代青年大佃农苏建先生担任发表会现场嘉宾。陈命珠女士在过去推动粮食增产的时代,曾全省巡回推动农业机械化工作长达10年,而当时政府发行的1元硬币背面还有陈女士操作农机的肖像,可说是农业的风云人物之一;苏建钧先生在大学主修材料光电,26岁的他在小地主大佃农政策引导下踏进农业,运用新观念与跨领域知识从事专业农业经营,代表了农业新一代经营者的传承,两个不同世代的农业传奇在《耕耘台湾农业全印象》的一百年农业纪录片发表会场相遇,代表着农业发展轨迹与农业世代传承,温馨感人

农业系列纪录片,邀请民众一同回顾过往展望未来

农委会表示,回首过往的台湾农业,从过去呷粗饱到今日的「呷巧」,从过去赖以充饥的番薯签,到今日番薯成为养生的代表,台湾农业在过去百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不断因应社经发展与消费趋势变迁,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随着气候变迁天然灾害强度与频率增加,同时因应国人生活环境水准与休憩需求,农业的价值不应单纯取决于农业产值(GDP),更应涵盖粮食安全、国土保安、以及生态与农村文化维护等许多非经济功能的多元价值,值得国人一同重视与维护。

农业全系列纪录片内容,民众可上该会网站及YOUTUBE影片分享网站点阅观看外,未来,全套纪录片也会分送各大图书馆及农学业院校图书馆典藏,更希望这一系列有意义的纪录片,成为中小学的乡土教材,让农业发展一百年的岁月痕迹连结过去与未来,在国人的心目中留下传承扎根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