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纪录片发威!赵德胤《翡翠之城》影展双入围

记者林映妤台北报导

第11届台湾国际纪录影展(TIDF)6日揭晓国际竞赛亚洲视野竞赛及台湾竞赛入围名单,并由文化部影视局长徐宜君颁发入围证书黄惠侦《日常对话》入围国际竞赛、台湾竞赛;赵德胤翡翠之城》入围亚洲视野竞赛、台湾竞赛;吴耀东《Goodnight & Goodbye》也入围亚洲视野竞赛,并将举行世界首映。

▲▼赵德胤《翡翠之城》。(图/TIDF提供)

台湾竞赛有近200部作品参赛,最终15部影片入选,其中4部作品跨出台湾本岛,如将视角瞄准缅甸底层的赵德胤《翡翠之城》、李永超《血琥珀》与李立劭《那山人山事》,以及廖克发《不即不离》,透过父子对话,探寻马来西亚敏感的共产党历史。台湾纪录片能量爆发,其他还有纪岳君《徐自强的练习题》、陈芯宜《大帐篷想像力的避难所》、黄惠侦《日常对话》等也都备受瞩目。

▲▼李永超《血琥珀》、李立劭《那山人这山事》。(图/TIDF提供)

国际竞赛今年高达1824件作品参赛,其中包含曾以《英雄的斗篷》拿下第10届TIDF亚洲视野竞赛首奖伊朗导演阿拉许拉胡提(Arash Lahouti),其新作《Pale Blue》记录曾参与过两伊战争的精神病患;还有第9届TIDF亚洲视野竞赛与华人纪录片奖首奖《玉门》导演之一史杰鹏,他在《El Mar la Mar》中展现了极具创新实验的影像语言,探讨美墨边界问题

其他还有第9届TIDF开幕片《活在三里冢》日本导演代岛治彦,继续深入反成田机场运动的纪录,新作品《The Fall of Icarus: Narita Stories》宛若续集,将镜头对准当年参与抗争的外来学生,娓娓道出运动50年后留下的创伤与遗憾;卧底拍摄柬埔寨反迫迁运动长达6年的《A Cambodian Spring 》;由德国、匈牙利及英国3位导演共同创作,以各自阿嬷生命经验回照二战历史的《Granny Project》,皆属跨国界的制作!

▲▼纪岳君《徐自强的练习题》、黄惠侦《日常对话》。(图/TIDF提供)

亚洲视野竞赛共收到621部作品,选出15部入围作品,策展人林木材表示,本届入围作品在国别分布上更为广泛,不仅有来自日韩中与东南亚的影片,也有亚美尼亚乌兹别克黎巴嫩孟加拉的作品。 1997年吴耀东拍摄学弟辜国塘的《在高速公路游泳》,被誉为台湾纪录片史上不可不看的重要作品;20年后吴耀东再次带着镜头来到辜国塘家,过去刻意遗忘与不敢去面对的种种再度浮现,完成《Goodnight & Goodbye》,他以此自省与告别,与赵德胤的《翡翠之城》一同入围亚洲视野竞赛。印度纪录片大师卡马尔(Kamal Swaroop)的《Pushkar Puran》从印度圣地出发,探讨人、信仰与地方的关系,带出深沈的哲学思考;日本资深导演伊势真一的《Home, Sweet Home》,近距离记录被诊断为发展迟缓的姪儿与其母亲,35年来的成长与生活;中国大陆独立纪录片导演萧潇的第一部纪录长片团鱼岩》,则是回到自身成长的小村庄寻找记忆中的乡愁,以黑白影像酝酿出浓厚的诗意。第11届TIDF将在5月4日至13日于台北新光影城、光点华山电影馆、府中15纪录片放映院举办。

►电影新闻+实用资讯,加入『ETtoday看电影』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