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秉霖/印度不思议:你该知道的6件事
▲(图/视觉中国 CFP)
你知道为什么印度人会用手吃饭吗?你知道每次去印度的餐厅吃饭,都要付一笔钱给政府盖厕所吗?你知道印度其实有些人长得跟我们一模一样,所以只要假装会讲印度150种主要语言的其中一种,就能在印度招摇撞骗了吗?其实,印度有很多你可能不知道,但必须知道的事。
印度料理是有餐具的,只是吃的时候会顺便把餐具吃掉而已。享受印度菜色前需练就的基本功,就是单手将各式麦面饼(Roti、Paratha、Chapatti等)撕下一小块,并卷成瓢匙形状,然后以其卷食糊状的各式咖哩与酱料。其实大部分的印度料理很难以餐具「操作」,就算你有全世界的钱,在日落前,你还是会改用手吃。还有,不要觉得印度人的手不怕烫 ──舀汤和咖哩时,他们仍会使用汤匙。
如果要在印度居住,首都德里(Delhi)会是最好的选择吗?
许多印度人(或许德里人除外)相当不喜欢德里。因为德里的商业活动是以贸易为主,所以大部分的德里人不事生产,而是以买空、卖空货物来赚取利润,这也让人们经常滥用「资讯不对等」好提升自己的利润。尤其不止一次听到印度人形容德里「充斥着小偷与骗子」,是个非常容易遭骗、遭窃甚至遭袭的地方。另一方面,因为空间与法规限制,德里的市容老旧、拥挤,也连带无法产业革新。像是德里的金融产业远输孟买(Mumbai)、科技产业落后班加罗尔(Bengaluru)和海德拉巴(Hyderabad)、制造业亦向清奈(Chennai)低头。无怪乎有人抱怨德里人除了搞政治外,只会拖累印度的经济发展。
佛教的确源自于印度,但印度绝大多数人信奉印度教(Hinduism)。根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印度有79.8%的人是印度教徒,只有不到1%是佛教徒。事实上印度的佛教徒以人数而言,只排第五名,在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与锡克教(Sikhism)之后。
值得一提的是,宗教是印度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块,他们无法想像有任何人可以活着而没有宗教信仰。像是在人口普查的问卷上,洋洋洒洒的列出了一堆宗教选项,就是没有「没有信仰」这个选择,只有「不肯说」(Religion not stated)。因此每每被问及宗教信仰,当我回答「没有信仰」时,印度人都会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我。后来为了避免解释上的麻烦,我干脆改回答「佛教」,也顺便满足印度人对华人的想像。
▲印度人吃饭一定要用右手,递食物、餐具给别人更得用右手。(图/视觉中国CFP)
原价4,097元,餐厅却收我5,340元,是不是被骗了?
许多初来乍到印度的人,会因为手中的餐厅帐单而感到困惑。以我第一次去印度麦当劳为例,鳕鱼堡套餐菜单上的标价为147元卢比,但结帐的服务生却收我181元,我当下还以为连国际链锁速食店竟也诈欺顾客。后来仔细研究帐单,才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一般印度餐厅会在标价外加收的品项包括:
1. 农民税(K.K.C., Krishi Kalyan Cess):税率0.5%,协助改善农民生计。
2. 清洁税(S.B.C., Swachh Bharat Cess):税率0.5% ,被笑称是「厕所税」,用于支持穆迪(Narendra Modi)政府在全印度兴建数2,500万个厕所的计划。
3. 服务税(Service Tax):税率5.6%,政府假定你用餐时必定接受了餐厅的服务,所以要付税。
4. 服务费(Service Charge):费率5%~10%,这不是政府的税收,但既然政府都认证我们有服务你了,所以不论我们的服务如何,还是要跟你收服务费。
5. 食物的增值税(VAT Food, Value Added Tax on Food):税率13.125%。
6. 酒类的增值税(VAT Liquor, Value Added Tax on Liquor):税率15.75%,是的,你没看错!既然饮酒被认为是罪恶的渊薮,那么政府对酒类抽更高的增值税也是合理的。
算一算,用餐需支付的额外费用竟高达吓人的30%。之所以如此,除了与政府的税项和税率常常变来变去,餐厅为避免麻烦干脆只列税前价格外,也跟印度的税收有关。因为种种原因,全印度有缴所得税的人只有1,900万人,约占1.5%总人口。为了维持财政需要,政府自然将纳税重担交给那些登记有案的交易,于是形成了政府惩罚诚实纳税的人,而逃漏税的人则继续逍遥法外的有趣景象。
印度好像很落后,印度人会不会瞧不起自己的国家?
这个答案其实相当矛盾。印度人非常爱国,爱到整个南亚都受到印度国族主义的影响。记得曾带印度客户拜访台湾,不只一次听到他骄傲的说:这支手机印度也有、那双球鞋印度也有,仿佛深怕别人不知道印度有跟上物质主义的脚步;还有一次,一个印度有人听到喜马拉雅山里有位台湾医生从事无国界医疗服务时,竟激动大喊:不可能,印度医生的技术才是世界第一,而且价格也是宇宙最低,才轮不到台湾医生来印度说三道四。
但另一方面,印度人又是极端种族歧视与崇洋媚外的民族。除了歧视国内不同地区、宗教、文化的人之外,还会歧视旅居印度经商或求学的非洲黑人。某些印度人更有「买办」的恶习,仿佛做白人或日本人生意就高人一等似的,非常瞧不起自己的同胞。
尽管印度人相当爱国,但又十分没有安全感,非常渴望外国人的认同。以这支印度航空的广告《Proud To Be Indian, Proud To Be Global》为例,堂堂13亿人口大国的国籍航空,竟不知不觉拍出一部向一个白人男性寻求集体国族认同的慰藉的电视广告。
总体而言,印度人很爱抱怨自己的政府与国家,组成小团体互相责怪与咒骂也是常见的景象,但当有外国人对印度提出批评时,他们总能很团结的炮口一致对外,攘外后再回头继续安内。印度人是不是都黑黑、瘦瘦、矮矮的?
广袤的印度,如她丰富多变的地貌般,有各种不同人种居于其上。什么样的形容词,都能在印度找到相对应的种族。像是在极北方喀什米尔(Kashmir),住着一群拥有美丽灰色眼眸的喀什米尔人;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则住有藏族。还有五官深邃、肤色白皙的亚利安血统混血,也有高大壮健、性格剽悍的锡克教徒,不仅如此,在印度东北地区更有长得跟华人一模一样的东北人。
▲居住在印度北方的喀什米尔人信奉回教,皮肤白晰、五官立体,也是印度人种之一。(图/吴秉霖提供)
对于多数台湾人而言,印度是个神秘、遥远的国度。印度在饮食、文化、宗教、习惯等方面,似乎与我们身处的华人文化圈(广义的华人文化圈包含台湾、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和传统媒体与教育上所熟悉的欧美文化圈并不在同一个光谱里。因为如此,许多时候台湾的媒体总喜欢从奇人逸事的角度来诠释印度的人、事、物。事实上,若我们能站在他们的角度,从他们的文化里出发,许多在我们的文化里看来光怪陆离的事物,其实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期待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以好奇代替恐惧、以理解代替批判,能有更多的台湾人驻足这个色彩斑烂的国度,一起加入印度影响世界的下一波浪潮。
好文推荐
吴秉霖/印度年轻世代:人口红利还是灾祸?
●吴秉霖,1991年生,在印度工作生活,期许自己凡事要追本溯源、务求真实的台湾人。以上为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