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请陈院长提出服务业发展方案─从服务业就业占比升逾六成谈起
工商社论》
二次政党轮替从今天起迈入蔡英文执政的第八年,也是最后一年。依国发会及统计部门估计,我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已接近700万人,占全体就业人数比重于今年首度升破60%,这原是2008年就该达成的目标,迟至今年才达到,显示七年来蔡政府在服务业所花费的心力,极其不足。
对于长期忽视服务业,2004年行政院有点警觉,曾召开全国服务业发展会议,通过「服务业发展纲领及行动方案」,这个方案开宗明义即指出要调整过去「重制造业,轻服务业」的产业政策,要把过去对服务业「除弊」的心态改为「兴利」,针对观光、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流通等服务业提出13项旗舰计划,其中配合修正的法律、行政命令及配合事项逾700项,并设服务业专案办公室推动管考,以释放服务业的发展能量,其目标是让2008年服务业生产毛额占GDP比率升至71.4%,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达到60%。
遗憾的是,服务业发展方案虽提出许多愿景及计划,但功败垂成者多,例如振兴电影、振兴电视产业,发展艺术产业、发展设计产业为亚太地区创意设计重镇,塑造台湾成为多元且优质的观光之岛皆是从「除弊」改为「兴利」的典范。然而由于当时内阁年年改组,人去政息,推动成果难期有成,此一方案的目标是2004~2008年服务业实质生产毛额平均年增率达6.1%,惟事后统计,平均年增率3.8%,与原订目标相去甚远。
也正因为服务业成长低迷,服务业生产毛额占GDP的比率非仅没有达成目标71.4%,反而逐年下降,由2004年的66.1%降至去年的60.8%,近十年服务业实质生产毛额平均年增率2.4%,不如平均经济成长率3.2%,服务业扩张力道之弱,于此可知。
当年游内阁提出服务业行动方案,确实看出台湾长期经济发展的毛病,所提出的计划也算是对症下药,可惜今年游内阁,明年谢内阁,后年苏内阁,内阁如此更迭,相关计划岂能有成?事实上,当年之所以提此方案也是着眼于随着经济发展,产业重心会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先进国家无不如此,近年美国、英国服务业生产毛额占GDP已逾80%,欧盟、日本也逾70%,就连韩国也达64%,皆远在我国之上,这说明19年前的游内阁是看到了问题,可惜后继无力,未竟全功。
观察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公布的服务贸易排名,也可以看出台湾服务业竞争力的不足,去年台湾服务输出名列全球第26,比提出服务业行动计划的2004年退步2名,反观南韩去年排名16,日本11,新加坡、荷兰幅员虽小,服务输出却居全球第八、第九,由此可知,服务业未必是大国的天下,只要能找出自己的优势文化,政策不要朝秦暮楚,仍有可为。
台湾服务业生产毛额占GDP连年下滑至60%,相反的,服务业就业人数连年升高至60%,也许今年或明年,两条以时间数列画出的曲线就要交叉了,这两行数列原是正相关,不会交叉才是,但如今却出现即将交叉的态势,这说明服务业虽带来了可观的就业机会,然而由于服务业动能不足,服务输出太弱,因此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薪资自然不高,如今就业人数占比升逾60%,虽是可喜,也是可忧,长此以往,台湾的工作贫穷(working poor)将会愈趋严重。
各国经验告诉我们,制造业或外移,或趋向资本技术密集已是必然之势,已不可能创造更多的工作,相对的,服务业成为就业机会的来源,已无庸置疑,如今美国服务业创造了80%的就业机会,德国创造了71%,日本创造74%,韩国也创造了70%,从各国发展的经验研判,日后我国服务业部门还会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差别只在于是否会沦于工作贫穷而已,服务业占GDP跌破60%,服务业就业升破60%,虽不是什么黄金交叉、死亡交叉,但也可视为工作贫穷2.0的分水岭。
看看现在台湾的服务业青年人的处境,陈内阁应检视一下19年前的「服务业发展纲领及行动方案」,想想,若有一天服务业占GDP跌到58%、56%,而服务业就业占比升至62%、65%,这个社会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别人可以不想,身为阁揆必须思考,综观各国发展经验及昔日方案,提出服务业发展方案,如此或可为工作贫穷的青年人找到出路,不论从经济发展或社会安定而言,研提服务业发展方案皆有其重要性及急迫性,蔡政府在执政的最后一年自应加紧步伐,补上产业政策的最后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