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蔡英文「准访问」美方开大门 敲锣打鼓任内最高调的一次

总统英文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演说。(图/蔡英文脸书

记者陶本和/特稿

总统蔡英文在2020年总统选举前,最后一次出访,去程过境美国纽约,藉外交出口之名,转扩大内销也是必然。「准访美」的行程,可说是下足了猛药,以创历任纪录揭幕,期间也安排「每日一堵麦」,让总统畅谈国内时事,敲锣打鼓过境,堪称她任内最高调的一次。

依过去台美默契的惯例,元首过境美国,必须遵守诸多原则,包括总统府外交部都不会公布总统的行程,都是等到访团离境,才会统一向媒体转述;因此,对随行记者而言,最刺激的竞争,就在于大家得各凭本事,透过各种管道,包括当地侨胞,想办法问到「总统在哪里?」

有时候随行记者们也会合作,一起跳上计程车,追着总统在美国的行程跑;不过,同时随行记者也被要求,即便办理的是I签(工作签证),也不得在美国境内新闻处理,得等到离境才得发稿;甚至记者所下榻的饭店,必须距离总统的饭店20至30分钟车程

回顾蔡英文2016年上任第一次出访「英翔专案」,过境美国迈阿密、洛杉矶,她谨守台美的默契,几乎在下榻饭店足不出户;毕竟刚上任,得让美方知道她是可信任的伙伴,就当个「乖乖牌」,只在饭店与政要通电话、会见客人与朋友。

在蔡英文第二次出访「英捷专案」时,虽然新闻采访的限制没有解禁,但美方开始同意她到处趴趴走,在过境休士顿期间,就有几个在饭店之外的行程;后来出访南太平洋友邦,在过境关岛夏威夷时采访解禁,可以带着随行记者一起跑行程,就已经可以看出在台美关系有逐步进展。在第六次出访过境夏威夷时,她参访半个军事单位国民兵群,在随行记者面前,让一位美军少将军官站在身旁,更是成为历次出访的大突破

接着,蔡英文这次出访,面临2020总统大选,过境美国的规格礼遇、台美关系的成绩,都势必要展现出来,透过外交出口转为选战内销,来让国人看见实质且具体的外交成果。因此,本次过境等同是向国人「交成绩单」。

那么成绩如何?首先,蔡英文将在美国待4个晚上,这与她任内过境美国,都必须在24小时内离境的惯例,已是一大突破;另外,这也是她首次过境政治经贸密集的美国东岸,也别具政治意涵

▼蔡英文出席友邦驻联合国常任代表的欢迎酒会。(图/驻纽约经济文化办事处

此外,蔡英文在纽约的第一个公开活动,更是下足猛药,写下两个历史纪录。她是首位,出席友邦驻联合国常任代表的欢迎酒会,该活动17位友邦常任代表全员出席;同时,也写下首位总统,在我国驻纽约办事处出席活动。

另外,对照蔡英文上一次出访南太平洋友邦时,即便面临前行政院长赖清德突袭登记初选,跟她竞争总统大位,她仍坚持「出访只谈外交」,随行记者几次尝试追问国内选举时事,都被她直接打枪。

即便蔡英文坚持只谈外交,但是从结果来看,转为内销的效果实在有限,国人关注选举还是远胜过国际外交;因此,本次出访,也正好遇到国民党总统提名人出炉,幕僚团队早已备战,安排「每日一堵麦」,让随行记者问国内时事。

有趣的是,蔡英文在历经党内初选后,像是换了个人,面对记者自信的笑容浮现了,口才即便远不如高雄市韩国瑜那般天花乱坠;但相较于过去,她的口条确实顺畅许多。

此外,幕僚一直以来都会提醒记者们「等等堵访,只问三题」,但记者才不理会,当然是不断追问,过去蔡英文掉头就走,如今只要有记者提问,她反而会「主动」让大家「问到饱」,一旁幕僚也不会多加干涉。

总体而言,蔡英文变了,从过去坚持政策、一板一眼的学者气息,初选把她「选战模式」给逼出来了;加上本趟过境美国,美方可说是开了大门,让她敲锣打鼓,这无非是她任内过境最高调的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