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30年 台湾发生什么事 让肺癌成头号夺命肿瘤

过去数十年来,国内大环境中究竟累积什么样的危险因子、造成肺癌发生居高不下,值得深究与省思。(王建栋摄影)

今天是《中国时报》71周年社庆。在全球新冠疫情侵袭的大疫年代,守护台湾的公卫环境,关切民众的健康生活,是新闻媒体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目标。《中国时报》与《康健杂志》基于关怀人民生命安全的共同理念,今日特别合作推出由康健专业团队完成的「新国病大调查」专题报导/台湾头号夺命肿瘤:肺癌。期待政府卫福部门、医疗机构、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守护全民健康。

在1990年代的台湾,胸腔科医师就注意到一件不寻常的事。

「我们胸腔科医师天天看肺癌,教科书告诉我们肺癌主要由吸烟引起,可是,门诊看到的并不是这样,很多病人没有抽烟,」当时在台大医院内科部任职、如今已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杨泮池说道。

前副总统、中央研究院院士陈建仁等人更早在1983年,在多家医院执行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就看见这样的现象。他没想到,自己30年后会成为其中一名不吸烟的肺癌病人。

国内像他这样的患者逐年增加,台北市长柯文哲夫人陈佩琪、前电视台主播萧彤雯也先后确诊罹患肺癌,不吸烟、没有家族史,甚至没有围绕在二手烟环境。

吸烟率降6成、肺癌却增4倍 70%女性肺癌成因不明

过去30年来,根据卫福部统计,国民吸烟率下降6成,从32%降到13%,但肺癌发生人数却从2944人暴增至1万5345人,足足增加4倍。其中与吸烟较有关的小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占率已悄悄下降,与吸烟关系相对小的肺腺癌却逐年增加。

空污毒害全身,失智、骨松、高血压都和它有关

癌症发生至少20年诱导期 环境因素比罹癌基因更有关

「癌症都有20~30年的诱导期,所以20~30年前的台湾,一定有某种很普遍的环境因素,使得我们比较容易得到肺腺癌。是不是那个时候空气污染比较严重?」陈建仁说。

中山医学大学公共卫生学系教授廖勇柏2003年与陈建仁一同汇整地图,2015年又接续将下个10年的资料汇整成「台湾癌症40年地图」,这张地图同样显示,北部都会与中南部沿海的各种癌症发生率都较高。

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教授赖进贵与学生范庆龙运用上述资料与地理资讯系统建立主要工业区多项属性资料,套叠土地利用、河流分布及地下水位等资料图层,分析显示,约有34.3%的乡镇肺癌及肝癌发生在距离工业区10公里内。

中部吸烟率低、人口不老,肺癌发生率却居冠

北北基桃、高屏2区 肺癌增加率南北差15倍

另有研究聚焦肺癌在北北基桃、高屏2区域间的差异,矛头也指向空污。2019年,台北医学大学内科学系助理教授曾健华的研究发现1995~2015年间,南北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自2007年起,北北基桃的肺腺癌每年增加率为0.3%,高屏则为4.6%,差了15倍。

对照近半世纪来的空气品质,1993年起,北台湾大气能见度愈来愈佳,南台湾则走低;值得注意的是,南北大气能见度走势出现黄金交叉后不到20年,南北的肺腺癌发生率走势也出现交叉,恰好与一般认为环境因素累积造成癌症的所需时间相当。

从研究发现新证据 中南部人肺癌易感性高

过去绘制癌症时空地图的廖勇柏,从巨观视角看见中南部地区的肺癌危机,这几年则转向寻找更微观的证据。

他们锁定观察人体内名为「SOX2(SRY -box2)」的蛋白质,这是一种被认为是肺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SOX2」可能受空污影响而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这个转变就像开关,会控制基因的活性与表现,提高肺癌易感性、增加罹病风险。

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无论男女,居住在中南部的非吸烟者体内的「SOX2」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居住在北部的非吸烟者。这反映中南部人的肺癌易感性较高,至于是什么样的空污或环境因子来源带来这样的伤害,仍待探究。

更详尽的报导请见《康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