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点谈两岸 习和平基调未变

今年大陆全国两会,涉台表态十分密集,从3月4日到7日,每天都有中共高层提及两岸议题。图为金厦对望。(路透)

今年的大陆全国两会,涉台表态十分密集,从3月4日到7日,每天都有中共高层提及两岸议题,因为时间点就在赖清德上台前。台湾近日为了「祖国和平统一」的「和平」2字不见而议论,但隔日习近平表态「祖国和平统一」后,又让「危机解除」。其实与其纠结字词变化,更应看长期。

大陆对台的大政方针,多年来保持延续性,「反对台独、和平发展、和平统一、推进融合」,是这几年不变的基调。

早在2020年10月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就首次出现上述变化。从两个和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和平」统一)变成一个和平,在这3、4年间,相关表述反反复复,即便在今年1月的国台办记者会展望今年对台工作时,也采用两个和平的表述。

此次两会涉台表态密集,4日政协工作报告,5日政府工作报告,6日习近平看望政协民革科技界,提到要「不断壮大反独促统力量,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7日王沪宁参加台湾代表团审议,重申了政府报告内容;同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外长王毅在外长记者会上,从外交面向大篇幅谈两岸。除此之外,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希,在其所属的福建团,也简短提到「坚持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若单看此次两会的中共高层涉台表态,李强与王沪宁提「祖国统一」未提和平,习近平与王毅则分别提到「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和「争取和平统一前景」,同样呈现反复;但或许统一后面是「大业、进程、前景」也有些许不同,进程和前景具有「动态感」,所以强调用和平方式推进,而「大业」指涉的是一项既定的大任务,就未必要加上「和平」。

习近平要在哪一年的两会下团组谈两岸,也具有意义。回顾习上任12年来,仅有2015、2016、2019、2024年下团组谈两岸。

2015年时逢太阳花学运后及2014年底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输,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政治互信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016年时逢蔡英文已当选即将上任,习强调对台大政方针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2019年是2018年底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大胜及刚在1月2日发表「习五条」,乘胜追击提出两岸应通尽通,让福建省建成台胞登陆第一家园。

2024则是民进党打破政党轮替魔咒,由赖清德当选,让大陆不再寄希望于台湾,习强调要「团结海内外、岛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力量」,壮大反独促统力量,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从上述可看出,习屡屡在两岸政局的关键时间节点,表达关键态度。

除了关注两会期间的文件和发言,年初的年度对台工作会议,更是中共对台的风向标。今年较新的表述为「提升对台工作合力」,这从总统大选前后,中共举凡外交部、国防部、国台办、国安部、商务部、民航局等多部门对台湾的分进合击出招,可得到印证。

对于「祖国『和平』统一」的失而复得,陆委会主委邱太三7日指,中国大陆以党领政、总书记拍板定案,习的指示很清楚了。前总统马英九曾说「就两岸关系而言,必须相信习近平」,引来挞伐,但如今看来,邱太三选择相信了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