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喊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关键 马英九谈话全文

记者赖于榛/台北报导

辜汪会谈」22周年,又恰逢朱习会前夕,总统马英九29日视导行政院大陆事务委员会,致词时详述九二共识发展背景,并强调九二共识建立在宪法基础底下,是确保两岸和平关键

马英九还说,根据历史经验看起来,两岸发展与九二共识是「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荡」,双方应该都要用心珍惜,不要偏离,另外也批评民进党主席英文、台北市长柯文哲的两岸论述没有获得多数人与大陆的共识,并且回避真正的问题。►►►关注2016,邀请读者加入《ETtoday筋斗云》粉丝团。

马英九谈话全文如下: 22年前的今天,海基会辜振甫董事长与大陆海协会汪道涵会长,在新加坡举行「辜汪会谈」,签署4项协议,这是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后的第一个成果,也是开启制度化协商的重要里程碑。10年前的今天,在野的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大陆,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先生达成五项共同愿景,为两岸回归「九二共识」奠定基础。我在这个历史纪念日来到陆委会,和大家共同回顾与前瞻两岸关系的发展,具有特别意义

所谓「九二共识」,就是两岸在1992年达成「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对台湾最大的意义,就是两岸对最敏感的「一个中国」问题,终于找到了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政治基础,而且是两厢情愿,不是一厢情愿。我方表述「一个中国」,必须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当然就是中华民国,而不是「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如果没有「九二共识」,就不会有1993年「辜汪会谈」,更不会开启2008年后两岸和平发展的机会之窗,可见「九二共识」真正是确保两岸和平与繁荣的关键。

民国76年7月政府宣布解除台澎地区戒严,11月开放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两岸关系的发展,从军事冲突、和平对峙,进入民间交流的新阶段。民国80年两岸并分别成立海基会与海协会,建立制度化的交流管道。但双方对「一个中国」的歧见,也日益凸显。

民国81年8月1日李前总统登辉主持「国家统一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1992年10月底的香港会谈,陆方要求就「一个中国」表述方法进行讨论,但双方没有共识,因此我方11月3日建议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 11月16日海协会传真表示:「尊重并接受」海基会建议,两会各自采用口头声明方式表达「一个中国原则」。这个「求同存异」的共识,与李前总统登辉主持国统会通过的「一个中国的涵义」,几乎完全一致。

从上述过程可以了解,「九二共识」不是由大陆提出,强迫我方接受,而是由我方提出,大陆同意接受。当时总统是李登辉先生,陆委会主委是黄昆辉先生。这一段历史,不容否认。民国89年 4 月,陆委会主委苏起用「九二共识」四个字来表述这个共识,也获得两岸多数人沿用至今。中共并从「18大」起,将「九二共识」正式列入中央文件中。

让我们回顾一下23年来「九二共识」的演变。香港会谈后,1993年4月两岸在新加坡举行「辜汪会谈」,签署四个事务性的协议,开启两岸协商的新时代,打响了第一炮。

在民国84年李前总统登辉访美后,两岸紧张情势急遽升高。85年总统大选,大陆对台湾外海发射二枚飞弹,造成台海危机,美国派遣两个航母战斗群来台警戒。87年10月双方虽举行「辜汪会晤」并安排海协会长汪道涵次年访台,但是88年7月李前总统登辉提出两岸关系为「特殊国与国关系」(两国论),大陆方面认为违背「九二共识」,再度中断两会往来。民国89年首度政党轮替,陈前总统水扁不认同「九二共识」,主张「一边一国」并发动「入联公投」;这8年间,两岸两会协商完全中止,台湾与美国也龃龉频频、高层互信丧失。 民国97年总统大选,政党再度轮替,当年3月26日(投票后4天),大陆领导人胡锦涛与美国小布希总统通热线电话,主动提到:「大陆与台湾应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协商对话,『九二共识』是指双方都认知只有一个中国,但同意对其有不同的定义」(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should restoreconsultation and talks on the basis of the 1992 consensus, which sees both sides recognize there is only one China, but 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这个说法,与上述李前总统登辉主持国统会通过的「一个中国的涵义」,也几乎完全一致。民国97年5月26日与29日,两会正式宣布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中断10年的两岸制度化协商,6月11日,双方在北京会谈并在两天后宣布达成开放两岸直航与陆客来台观光的决定,为两岸新关系跨出第一步。

事实上,23年来两岸互动经验证明,双方遵守「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稳定前进;有一方不遵守,两岸关系就动荡倒退。例如「辜汪会谈」,只开了一次就因为「两国论」与「一边一国论」而成绝响,而且两会协商一停就是十年,一直到民国97年之后,才恢复召开。结果这七年来,「江陈会」就开了8次,「林陈会」也开了2次。但回顾两岸关系十年平白空转,台湾错过了不少发展升级的宝贵机会,令人感慨不已。

与国内部分人士对「九二共识」仍有歧见,希望建立新的两岸论述。例如,四年前民进党蔡英文主席竞选总统时提出的「台湾共识」及「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主张、谢长廷先生提出的「宪法共识」、「宪法一中」或「宪法各表」等,这些主张虽然努力凝聚新的共识,但在台湾内部及两岸沟通过程中,都没有同时获得台湾社会与大陆方面的认同,迄今无法取代「九二共识」。

最近台北市长柯文哲提出「一五新观点」,主张「尊重两岸过去已经签署协议和互动历史,以『四个互相』原则,促进交流、增加善意,让两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来」;民进党蔡英文主席也主张「维持两岸现状」,并表达未来如果重返执政,将依据监督条例逐案检视两岸协议、继续协商的立场。对于柯市长与蔡主席愿意抛开过去的主张,务实面对两岸大势所趋的和解与合作,朝向政府现行大陆政策的方向调整,我们愿意正面看待。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指出,相较于政府清楚说明「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一中」就是中华民国,蔡主席与柯市长的主张都在回避「一中」问题。尤其蔡主席已被提名为民进党中华民国总统候选人,更有责任明确回答两个问题:第一,「维持两岸现状」的「现状」是什么?是不是目前「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与「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之下的两岸和平发展?第二:如何维持这个现状?蔡主席必须说清楚「现状」的内容与如何维持的方法。毕竟两岸关系不仅涉及台湾2300万人民的福祉,也攸关台海稳定及区域安全,台湾人民与国际社会都有权利知道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我从以上说明,我们可以发现「九二共识」有三大特色:

第一,「九二共识」立足于中华民国宪法。「一中各表」反映的是宪法对两岸关系的定位,也就是「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这是是两岸「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体现。遵守「九二共识」有利于捍卫中华民国的主权与台湾的尊严。

第二,「九二共识」是我方提出的建议。「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之间最敏感又不能回避的议题。而「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是我方主动提出,大陆当局决定接受的共识。两岸能在「一个中国」这个议题上,达成难得的政治交集,成为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真正是得来不易,双方都要用心珍惜,不要偏离。我再说一遍,用心珍惜,不要偏离。

第三、「九二共识」是通过检验、务实可行的共识七年来成功经验证明,「九二共识」确实可以为两岸带来各种和平红利。国内民意对此可以接受,国际社会更认为对维护区域和平有帮助。目前其他的主张,缺乏具体内涵与实践方法,难以获得台湾、大陆及美国等各方的认同与信赖,显然未来维护两岸和平繁荣的关键,还是在于实践「九二共识」。

7年来,透过制度化协商,两岸签署了21项攸关民生的协议,为两岸和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21项协议范围涵盖三通直航、陆客来台、食品安全、医药卫生、共打犯罪经济合作等领域。尤其双方主管两岸事务的部会首长去年3次碰面,并史无前例地互称官衔,更有助于双方互动的正常化。这都是实践「九二共识」的结果。

我也要借此机会就近年来两岸各层面的互动与发展提出检讨:

(一)两岸贸易在过去7年中大幅成长,我方享有大幅顺差,但对大陆出口依存度反而下降。

两岸贸易在103年达1,745亿美元,比96年成长34%,我方顺差达749亿美元,但出口依存度反而下降。

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依存度,由89年陈前总统水扁上任时的23.4%,增加至96年本人上任前的40.7%,7年来,政府努力分散出口市场,103年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依赖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降为39.7%。同时,两岸签订「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后,除节省22亿美元关税外,受惠厂商一半是台湾的中小企业;而两岸农产品贸易,出现数十年来第一次顺差,而且还在增加中。两岸贸易嘉惠中小企业与农民的这个趋势,应该延续并扩大。

(二)大量陆客、陆生来台旅游及就学,促进双方了解并振兴台湾观光业。

相 103年大陆来台访客达384万人,比96年成长16倍;来台陆生达到32,911人,比96年成长40倍。陆客带来巨额外汇收入,固然有助台湾观光产业。但更重要的是,陆客与陆生亲身体验台湾人民的生活与社会价值,有助两岸人民相互了解,相互包容,逐渐建立互信,让两岸关系更为稳定。这样的交流,可以再扩大与深化。

(三)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大量减少诈骗等人民痛恨的犯罪,大幅改善台湾治安。两岸当局结合东南亚国家警方已多次合作查缉诈骗案件,6年来逮捕嫌犯6,288人,成果极为丰硕。台湾地区电信、网路诈骗的案件发生数减少2万多件,降低46%,损失金额由186亿减为33亿,减少153亿(降幅82%),大幅改善台湾治安,相信这也是民众有感的施政,应该继续大力推动。

(四)国际社会普遍肯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我政府与国人态度明显改善,间接有利我国际关系。

两岸和解、和平、与合作,使台湾海峡从杀戮战场变为和平广场,美、欧、亚国家领袖均肯定我国大陆政策,国际社会对我政府与国人态度也明显改善,而我国际形象的提升也间接有利我拓展国际关系。例如参加分别暌违38年与42年的世界卫生大会(WHA)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年会等。此外,给予我国国民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由原先李、陈两位前总统执政时的54个,增加到目前140个,增加86个(增幅159%)。两岸关系改善的外溢效应,与我国有意义参与国际社会形成良性循环。

在经济与安全层面,两岸经贸合作持续深化的同时,我们也史无前例地与日本签订投资协定与渔业合作等协定,与纽西兰、新加坡签订经济合作与经济伙伴协定。另方面,美国小布希、欧巴马两任政府持续对我大幅军售,为20年来最多,有效提升台湾战力,保障我国家安全。他们并认为,两岸关系的改善,有利美国与我国关系的稳定。这也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和平与繁荣,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期待,也是两岸关系发展不变的目标。过去7年来我们努力打造了一个超稳定的基础结构,创造两岸隔海分治66年以来最和平稳定的阶段,但我们不会以此自满。

展望未来,两岸仍应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持续巩固两岸互信,追求民众福祉。为了深化及巩固两岸和平,在我任内仍有三项工作要积极推动,包括第一,签署ECFA货贸协议,让ECFA有完整的功能; 第二,实现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以服务两岸民众;以及第三,在国际间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与区域全面伙伴协定(RECP)的协商,以及在「尊严、平等」的条件下参加亚投行(AIIB)等多边区域经济组织。我相信,这些目标对于台湾永续发展,台海长期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23年来,无论台湾或大陆任何人都可以看清一个事实:「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两岸关系的发展,与「九二共识」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荡。「九二共识」不是万灵丹,但确实可以解决问题、维持现状、带来和平与繁荣。

我深信和平与繁荣是两岸共同的未来,符合台湾最大利益,也是多数国人的期待。政府会坚持既定的政策,在良性互动的轨道上,再创两岸新局!也期勉陆委会、海基会的同仁继续加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