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黄年倡议的「大屋顶中国」

远见杂志高希均

国共两党领导人连战和胡锦涛2005年在北京历史性的会晤,启动了两岸冰山的溶解,其胆识与贡献远超过诺贝尔和平奖。 2008年5月马英九接任总统,立即抓对时机,展开直航,缩短了半世纪以来两岸空间、时间及人心的阻隔,其对能源、环保、人心安定、两岸交流良性影响,不可低估。三位领导人,十年内在两岸关系的历史方向盘上,留下了他们的航线图。 刚接任为经济大国的新领导人习近平,既面对美、日等国空前的挑战,但也掌握了开拓新领域的机遇。一个大机遇即在接任之初,就向全世界全球华人示范:果断地对两岸关系,沿着连胡马的航线,做出与时俱进的修正,乘风破浪,再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黄年倡议的「大屋顶中国」,正可视为一个新航程的蓝图。

如果习、马二位领导人在三年内合写两岸和平新页,这会是21世纪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一)「中国结」不是死结当22年前(1991年)的春天,台北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国统会)时,做为研究委员之一,我写过〈不再分裂的中国〉一篇短文,摘引二段文字:「当前的中国是分离的、对立的、分歧的;当前的中国人是分散的;一边有地理的中国、历史的中国;但没有民主的中国、现代的中国;另一边则建立了现代中国民主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雏形。」接着又指出:「这就是1990年代初期错综复杂的『中国结』─分离而不能永远分裂,对立而不能永远敌对。但这不是个死结,因为当前的中国有一点是一致的:北京与台湾都宣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不能独立。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应当统一。」(注:其他研究委员尚有丘宏达、金耀基、马英九、宋心濂等) 22年过去了。两岸之间有过数不清的、公开的、不公开的讨论会、访问与交流。他们的贡献也许只能概括为:多了些交流,少了些误判。

(二)「大屋顶下的中国」除了经贸往来,两岸其他领域进展缓慢。台湾这边当然出现过不少企求「突破」僵局建议,从沈君山教授的「一国两治」、陈长文教授的「一国良治」、萧万长先生的「共同市场」、黄年与曹兴诚二位的「统一公投」、张亚中教授的「一中三宪」、谢长廷先生的「宪法一中」,再到另一极端的二位前总统的「两国论」及「一边一国」。对这些想法,对岸基本上是不做积极回应,对台独倾向则严厉谴责。此刻出现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两岸交流架构,且在时机上恰好呼应了中共先后二位领导人胡、习所称:「两岸关系要做合情合理的安排。」这就是《联合报总主笔黄年论述多年所形成的「大屋顶下的中国」。引用作者自己的解释: 在大屋顶中国下,中华民国是民主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中国,二者皆是一部分的中国, 同属「一个(大屋顶)中国」,亦即「两岸主权相互含蕴并共同合成的一个中国」。不能低估这69个字。它是作者20余年来长期撰述社论的成果。黄年先后提出过具有创见与巧思的「筷子理论」、「屋顶理论」、「杯子理论」、「渡河论」、「统一论」到「连结论」 、「目的论」到「过程论」、「台湾海峡是斜的」、两岸「新新三句」等(页23参阅《天下文化》总监吴佩颖编制的「大屋顶中国时代演进简表」)。再审察两岸最近情势及可能的变数之后,他出版了这本应当受到海内外读者重视的书。黄年在2万字「前言」的后半部,归纳出「大屋顶中国说帖二十条」,逐条辨析及解读各种可能产生的利弊。譬如:(1)有了「大屋顶中国」,就避免了「我吃掉你,你吃掉我」的疑虑。(2)对台湾,减少台独的内耗;对大陆既减轻「防独」的承当,又减轻「促统」的负荷,更免于「承诺的陷阱」。(3)中华民国是「民主中国」,是一部分的中国,可使台湾人民的「中国」与「中国人认同」,得到成长与发展的着力点。(4)两岸面对当前「统不得,独不成」的处境,「大屋顶中国」减轻了双方的政治压力。(5)当「民主台湾」提升至「民主中国」,其「中国」是「求同」,「民主」是「化异」。就台湾人民来说,最大的存疑或许是:北京真能有那种大格局、大气魄接受中华民国为「民主中国」吗?黄年呼吁北京要珍惜台湾今天在民主政治及历史文化上的成就,不可持强凌弱。在当前「特殊情况」的现状,中共要展现出对文明应有的高度,对历史应有的器识,这是「中国」给世界的示范。当前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昂然地站世界舞台上。美国新国务卿凯瑞,11月下旬在参院提名作证时说:「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应全力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不必彼此敌对,限制了很多问题上的合作。」 存有众多利益冲突、国情不同、制度悬殊的美国与中国,还必须力求避免「彼此敌对」,「兄弟情谊」的大陆与台湾,当然更要相互照应、彼此合作、共同整合。我自己是多么地希望:双方不再存「谁吃掉谁」的疑虑之心,却拥有「谁来帮谁」的急切之情。中共当局自会估算,在两岸协商中,是要与国民党,还是要与民进党打交道,才比较容易取得共识。黄年敏锐地道破:过去两岸在试探及协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在「不承认」,因此现在改善的答案在「承认」。「大屋顶下的中国」即是要「承认」中华民国是「民主中国」。近半世纪两岸都以「不」来表达政策。1979年蒋经国总统提出三不政策──不妥协、不接触、不谈判。2000年陈水扁接任总统时提出「四不一没有」。2008年马英九接任总统时宣布「不统、不独、不武」,以后又增加「互不否认」「互不承认」。总之,台湾的心态是不赶路、不急进、不冒险,不得不「步步为营,面面俱到」(陶百川先生语)。沈君山教授是当年另一位国统会研究委员。这位对两岸关系用心多、用情深的才子学者,在1990~1992年间,曾与中共领导人江泽民有过三次长谈,与邓小平常有交往。他在2004年指出:「台湾的圈子,本省人强势外省人弱势;大中国的圈子,大陆强势,台湾弱势;世界的圈子,美国强势,中国弱势。一个圈子里,大的、强势的容让着小的、弱势的,才能团结融合。」因此,大家在等着看,和平崛起的中国,是否已有足够的自信,接受台湾的新称呼? 研究领导学的西方学者常提倡一个论点:领导人要投入最多心力的是:「创造新机会,不是解决旧问题。」进入第二任的马英九总统,如果真能完成「大中国屋顶」,那么他在历史上就会是一个大功臣,既解决了旧问题,又创造了新机会。(三)落实「合情合理」的安排

当北京接受「民主中国」与「社会主义中国」对等的称呼时,「大屋顶」架构就产生了大突破。这一过程不容易,但不是没有机会,因为我认为「大屋顶下的中国」: ──这个说帖有说服力,有逻辑性。 ──这个架构,有弹性,有包容性,也就有可行性。 ──这个理论,前后呼应,两岸共利。或许是巧合,「大屋顶中国」的倡议,完全符合去年11月中共18大政治报告中,「面对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如果把「大屋顶中国」勉强译成英文:China Under one Roof Expanded,以便缩写成CURE,它就变成了破解两岸停滞不前的「药方」。那不也是很巧合吗? 或许有人建议把原先的「大屋顶下的中国」头三行字改成: 在「大中国」屋顶下, 中华民国是「岛屿中国」(Island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大陆中国」(Mainland China)。如果这样的对等称呼更中性,更有机会被接受,相信倡议者也乐见其成。欧洲的烽火,在经济共同体的运作下消失了;两岸的领导人过去半世纪中,曲折不前;2005年连战的「和平之旅」启动了良性互动,2008年马英九的直航与ECFA签订,终于「曲直向前」(星云大师的话)。如果「民主中国」被接受,它也就可以淡化李登辉与陈水扁执政时代对「中国」一词的丑化与切割,以及修补台湾轻易地把「中国」一词送给对岸的解释权。面对僵局,任何方案不可能无懈可击,在不完美的各种方案中,设法找出一个相对可以为各方接受的架构。「旧思惟」中无法产生「新格局」;正如「旧地图」中找不到「新航程」。黄年倡议的「大屋顶中国」架构,为两岸提出了新格局与新航程。(四)出色的公共知识分子

这位得过台湾所有重要新闻评论奖的作者,20年来一直自勉要做宪政改革守门人、黑金政治的批评者、两岸关系的寻岸人。在所发表的社论及七本著作中,他已经远超过一位公共知识分子能尽的言责。但在一个言论自由又充斥民粹、在政治民主又极度泛滥的台湾,宛如当前欧美社会一样,再好的「言之成理」的建议,也都难以变成公共政策。这是美国得过三次普立兹新闻奖的佛里曼的感叹,是否也会是黄年的感叹?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3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网】

►►►更多【远见杂志】好看内容都在《ETtoday新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