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军队镇压、血腥屠杀 65年前的二二八

记者周佩虹黄湘淇/专题报导

距离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至今已经65周年,虽然经过许多人的争取、努力,二二八事件已列为学校历史课本的教材内容,但对于二二八,仍有一些争论,在二二八纪念日前夕,ETtoday新闻重新整理二二八事件源起,期待能提供历史真相,让更多人知道,到底什么是二二八。

1945年8月15日二次大战末期,由于日本向联军无条投降后,蒋介石派遣国府军约五千人,于1945年10月17日登陆基隆港,被蒋中正(一称蒋介石)委派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兼任台湾省警备总司令的陈仪,也在10月24日抵达松山机场

但就在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为了支援中国内陆的剿共行动,陈仪不但大力地搜刮台湾民众的丰富米粮,更打着专卖局贸易局的旗帜,掠夺各类重要经济资源。台湾民众生活在物资不足、通货不断膨胀的恐慌中,再加上对毫无军纪的国府军队越来越不满,1947年2月27日傍晚发生的查缉私烟事件,造成官民冲突,扩及全台

1947年2月27日傍晚,专卖局台北分局缉私员傅学通等6人在台北市太平町(今延平北路,见左图/翻摄自二二八基金会网站)一带查缉私烟,一名卖烟妇林江迈来不及躲避,在天马茶房前遭到取缔,林妇所贩卖的香烟及身上所有的钱财均被没收。林妇苦苦哀求,但傅学通等人不予理会,还以枪托敲打林妇头部,围观群众群情激愤,喊打之声四起,傅学通等人于是弃车逃逸,却被群众紧追不舍。

傅学通等人逃往永乐町二町目(今迪化街),眼见逃不过群众的追打,于是拔枪射击,打中民众陈文溪,送医后死亡。无辜民众被乱枪射中,更激化群众的情绪,于是烧毁查缉车,并包围警察局宪兵队,要求交出肇祸的相关人员予以正法,然而均得不到当局的正面回复,于是群众沿街打锣,宣告此一事件发生的始末。

稍后,晚间九点多,另一批群众来到新生报社,要求报社对27日晚间发生查缉员滥杀无辜民众的事件,如实刊登。当时新生报的总编辑吴金链,早因接获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通知,不得刊登报导,于是拒绝群众要求。群众不满吴金链的态度,扬言要放火烧掉新生报社,吴金链只好找社长李万居出面解决,李万居碍于情势只好答应刊登。于是,新生报第二天,以短短百字报导了整个事件的经过。28日,部份激愤民众,不但敲锣打鼓,通告台北市民罢工、罢课,并组成游行队伍,准备再进一步提出强烈的抗议。游行队伍途经太平町一丁目派出所(延平派出所,见右图/翻摄自二二八基金会网站)前,因遭警员制止,气愤捣毁警局后,转赴专卖局台北分局,将局内的各项专卖物资及器物焚毁。随后示威群众再转往专卖局总局,提出即时交出凶犯当众枪决、从优抚恤被害者遗族、即时停止查缉私烟、局长出面谢罪等四项要求。

随后群众又转往长官公署抗议,但陈仪早已布置兵力,以机枪扫射,当场造成死伤,更让民众的怨恨、不满完全爆发;有些人开始看到外省人就打,也造成外省民众四处惊逃。

示威群众最后来到新公园(现在的二二八纪念馆,见下图/翻摄自二二八基金会网站)内,向全台民众广播放送整个事件经过及陈仪的暴行,全台北市陷入商店关门,工厂停工,学生罢课的动荡;陈仪于是在28日下午3时宣布戒严,动员武装军警开枪驱离群众。

3月1日,全台民众透过广播,得知发生在台北因查缉私烟所引发的一连串事件后,各地纷纷响应,当地士绅和一般民众采取政治谈判路线与武装路线两种应变方式。

政治谈判路线是由国大代表、国民参政员、省参议员、台北市参议员及各界代表组成「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他们在中山堂开会,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并派代表将会议结果转达陈仪,与陈仪谈判,但在国民党援兵上岸之后,这些成员如林连宗王添灯、徐春卿、陈炘、黄朝生等均遭到迫害,林宗贤、郭国基等被捕,蒋渭川差点被捕杀。

另有一部分走武装路线的学生、青年,主张以武力为谈判后盾,组织民军,维持治安。当时民间组织有台湾省自治青年同盟、台湾省政治建设协会、台湾民主同盟、忧乡青年团等等,这些组织,后来也成为国民政府援军血腥屠杀的对象。

更多《ETtoday新闻云》的精彩内容:

二二八/一碗鱿鱼粥 吃六十五年

二二八/张七郎父子 惨遭灭门式屠杀

始终质疑二二八 郝柏村年年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