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杆秤 揭两岸关键密码

清朝银号里常用天平,底下抽屉中放有一套砝码现藏山东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时报出版提供)

秤杆秤砣和秤杆上的秤星。(时报出版提供)

早期中国没有杆秤,只有天平。用天平称量物品,只能一个一个地累加砝码。而砝码与砝码之间要么是等重的,要么是倍数关系。等重的砝码和倍数关系的砝码不停地累加,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倍数关系的重量单位。你看,两和铢之间,斤和两之间,钧和斤之间,钧和石之间,统统都是倍数关系。

传说秦始皇灭掉六国号令九州,六国加九州是十五,再加上原先的秦国,正好是十六,所以秦始皇规定一斤等于十六两。又有人说,一斤十六两出自秦始皇的相臣李斯之手──秦始皇让李斯制定度量衡,李斯不知道把一斤定为多少两才合适,瞧见秦始皇手诏里有「天下公平」四个字,数了数这四个字的笔画,总共十六笔,于是灵机一动,将一斤定为十六两。

至少在商鞅变法期间,一斤十六两就是约定俗成的老规矩,根本用不着秦始皇去数九州六国,更用不着李斯灵机一动去数笔画。

秦、汉后 杆秤大行其道

推根溯源,一两之所以是二十四铢,一斤之所以是十六两,一钧之所以是三十斤,一石之所以是四钧,其实都是由天平决定的。

早期中国没有杆秤,只有天平。用天平称量物品,只能一个一个地累加砝码。而砝码与砝码之间要么是等重的,要么是倍数关系。等重的砝码和倍数关系的砝码不停地累加,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倍数关系的重量单位。你看,两和铢之间,斤和两之间,钧和斤之间,钧和石之间,统统都是倍数关系。

打个比方,如果将一两定为一架天平可以称量的基本单位,那么这架天平的最小砝码肯定是一两重。平常称量物品,需要一套砝码,这套砝码只有打造成倍数关系,例如一两、二两、四两、八两、十六两、三十二两、六十四两……那才是最实用、最节省的。所以呢,人们就将八两的砝码定为半斤,将十六两的砝码定为一斤,将三十二两的砝码定为二斤,将六十四两的砝码定为四斤。

当然,实际命名时候,完全可以将二两、四两、八两或三十二两定为一斤,古人将十六两定为一斤,确实有偶然的成分。但有一条是必然的:不管将多少两定为一斤,最后都一定是二或四的倍数,用天平称重的古人绝对不可能将三两、五两、七两、十一两、十五两定为一斤,因为无论哪一套砝码,都不会打造成这样的重量──那将需要打造更多的砝码,太浪费了。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古代中国的重量单位之间是倍数关系,近代欧美的重量单位之间竟然也是倍数关系。

英国改用公制单位之前,重量单位包括打兰、盎司、磅、英石(Stone)、夸脱、英担(Hundredweight)、长吨(Long ton)。其中一磅等于十六盎司,一盎司等于十六打兰,与传统中国一斤等于十六两一模一样。

至于长吨、英担、夸脱、英石,则和秦汉时期的石、钧、斤一样,都是按照二的倍数进行换算。

中国一石等于四钧(二的二倍),一钧等于三十斤(二的十五倍)。英国一长吨则等于二十英担(二的十倍),一英担等于四夸特(二的二倍),一夸脱等于二英石(二的一倍),一英石等于十四磅(二的七倍)。

中、英两国传统重量的进位关系为什么都是二的倍数?因为两国历史最悠久的称重工具都是天平,人们为天平打造砝码,都必须按照倍数关系打造。

中国自从秦、汉以后,杆秤就大行其道,杠杆原理可以让重量按照平滑的进位增长,于是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就形成比较简便的十进位,铢、钧、石逐渐被淘汰,被毫、厘、分、钱、两、斤取而代之。唐、宋、元、明、清历朝,除了遵照传统习惯,一斤仍然等于十六两以外,新的重量单位都成了十进位,例如一两等于十钱,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一厘等于十毫。

两岸斤两大不同

一九二八年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法令,让传统斤两与公斤接轨,规定一市斤等于○.五公斤,但仍让一市斤等于十六两。后来国民党政府迁到台湾继续执行一九二八年的法令。所以到今天为止,台湾一斤还是十六两。

中国这边则进行了相对彻底的改革。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一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度量衡暂行办法》,为了换算上的方便,将一斤定为十两。所以在今天,大陆一斤是十两。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台湾一斤为十六两,是延续了天平时代的老传统;大陆一斤为十两,则是杆秤时代的新发明

有必要说明的是,台湾没有完全遵循一九二八年颁布的《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

根据权度方案的规定,一斤应为五百克,一两应为三一.二五克(十六两为一斤)。台湾则沿用明、清时期乃至民国初年的传统,将一斤定为六百克,将一两定为三七.五克。

现在中国大陆一斤是五百克,一两是五十克。很明显,中国大陆的斤比台湾的斤小一些,但是中国大陆的两却比台湾的两大一些。大陆游客在台湾买水果,如果论斤称,会觉得台湾商贩给得多;如果论两称,就该觉得台湾遍地都是奸商了。(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