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想在欧洲过5关斩6将 陆EV厂得先搞定这些事

法国汽车调研单位Inovev统计,今年迄今在欧洲卖出的新电动车当中,有8%是中国大陆的品牌,超越去年6%以及前年4%。德国大型金融业者安联也预估,最慢到了2025年,还有11款中国大陆制造,适合大众市场的新电动车要问世。

上个月,销售量居全球第四的大车厂Stellantis曾忧心指出,便宜不贵的中国大陆电动车,将全面打入欧洲市场。这些欧洲车商并没有束手无策,相反地推出大量电动车,不仅大减生产成本,同时也大砍车价,就是要让中国大陆同业感到如果想要在欧洲赢,就要使出浑身解数。

上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示警,成员车商的扩充计划太分散不集中,力道也过于薄弱。也就是说,中国大陆汽车制造业者走出国外,并不是那么顺遂,须注意风险,在进入每个销售地区时,都应该有清楚的目标。

为了展现进军欧洲大陆的企图心,中国大陆电动车制造商的世界新能源车大会,今年九月首次移师至德国慕尼黑举行。同时,这也是该会议第一次在外国进行。

位于英国伦敦的全球汽车市场研究业者Jato Dynamics直言,中国大陆的优势就是价格。以2022上半年来说,中国大陆电动车平均售价不到3.2万欧元,约3.5万美元,但欧洲同业的平均价格则是5.6万欧元。

不过,中国大陆新能源车厂在欧洲的EV售价,应该无法像在自己国家内一样卖这么低。吉利旗下中国大陆品牌Zeekr(极氪)欧洲分公司表示,从物流、贩售税、进口税以及拿到欧洲认证等,都需要钱故成本会增加。

欧洲最热卖的中国大陆制造品牌上汽名爵(MG)指出,最大的挑战是通过雍塞的港口,将汽车从中国大陆运往欧洲各个经销据点,且交货时间应该会比较长一些。

中国大陆电动车新创公司爱驰汽车(Aiways)认为,欧洲车主会有自己想要的车体配置,以符合欧洲各地的特殊要求,像是为长途旅行提供足够动力的大电池等,这些配备也可能会增加成本。

另外,要建立欧洲客户对中国大陆品牌的信任度。根据调查,欧洲大多数潜在电动车买家都不太认可中国大陆的品牌。欧洲人一想到要买中国大陆的EV就会犹豫不决。当初,日韩两国的车商也是花了数十年,才掳获欧洲车主的心。

英国伦敦数据分析业者YouGov,在2022年所调查的1,629名德国消费者中,只有14%知道比亚迪,但这家中国大陆电动车大厂,是仅次于特斯拉,全球第二大EV制造商。另外,17%听说过高档车品牌蔚来,10%知道吉利的领克(Lynk),仅8%什么叫小鹏汽车。

因此,这些大陆新能源车商决定,不以中国传统来宣传,取而代之的是,多拿几张欧洲安全认证,譬如说有五星级安全评等,远远比法律要求的规定更加严谨,希望能消弭欧洲车主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