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本省人统独意识的历史背景(黄征辉)
228事件简直就是「清朝3大民变」的翻版。再一次,外来政权欺压本省人所激发的动乱,它种下了至今仍在滋长的独立种子。图为蒋万安参加228纪念活动。(蔡佩珈摄影)
有感于两岸正步步逼近战争,去年我撰写《终极和战》乙书,希望双方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慎重思考统独问题。
人们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要求对方:你应这样、应那样……;假如能换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基于此,我重新研究台湾近代史,并试图站在「本省人」的立场看统独问题。以下就是《终极和战》的部分内容,希望北京的决策者能够认真地看一遍。唯有了解大部分台湾人心底在想什么,才可能说出台湾人听得懂的话,以及提出台湾人可能接受的条件。否则,彼此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坚不退让,唯一的解决之道就只剩下战争!
16世纪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启欧洲「领土大扩张」时代。当年荷兰和西班牙虽然在南洋各拥有商业地盘,然而对闭关自守的中国却不得其门而入,于是澎湖和台湾沦为他们争夺的猎场。
荷兰首先采取行动,但受制于葡萄牙势力,于是将目标转向澎湖,分别于1604、1622年两度占领澎湖。明朝派兵出击,交战因不分胜负而议和。明朝称:「只要退出澎湖,如去占领对面的化外之岛台湾,则无异议。」荷兰因而退出澎湖,并于1624年入侵台南安平。
这段历史如今看起来不可思议,但那时台湾人口稀少,且大部分为原住民,是道道地地的化外之地。至于澎湖,除了地理位置比较接近中国,四周更有丰富的渔场,早在南宋时代便有汉人移民,并从此纳入中国版图,归属于晋江县管辖。南宋理宗宝庆元年(西元1225年),宗室赵汝适着《诸蕃志》中明确指出「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
荷兰占领南台湾引起西班牙的不安,因为那威胁到西班牙对日本和南洋的贸易。1626年西班牙出兵占领淡水,在今天的红毛城原址建立圣多明哥城,展开与荷兰在台湾的殖民竞争。经过16年对峙,在嘉南平原拥有米糖优势的荷兰,最终于1642年赶走了经济居于下风的西班牙。
1661年,标举「反清复明」的郑成功图谋恢复明朝未果,率领25000大军渡海。明郑登陆台南,围攻赤崁城。当时荷兰守军1400人,奋战9个月,最终弹尽粮绝而出降。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继位,自称台湾为「东宁王国」,实为明郑王朝的延续,也是台湾史上首次出现的汉人政权。
1679年,福建总督姚启圣与巡抚吴兴祚合奏,提议请荷兰出兵联手灭明郑,而后再将台湾归还给荷兰。康熙批示「依议」,并派特使团到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的殖民地巴达维亚(今雅加达),要求派遣舰队协助进攻台湾。东印度公司总督以无人统兵为由拒绝。1680年郑经病逝,明郑内部陷入权力斗争,清朝见机不可失,派遣施琅率军2万进攻,双方在澎湖水域会战,清军先败后胜。消息传回台南,明郑无心抵抗而降,东宁王国自此覆灭,结束在台22年的统治。
施琅攻台,康熙的本意只在消灭叛军,然后「迁其民而弃其地」。那时台湾人口连同移民与原住民不过20万左右,相对于人口超过1亿的清朝,康熙曾表示「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朝中亦有多位大臣反对将台湾纳入版图。因而1683年7月,施琅攻台后接见俘虏Alexander van Grevenbroek,请他带信给位于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总督,询问是否有意愿花钱买回台湾?
一方面由于东印度公司没有回复,另一方面是康熙犹疑未决,平台有功的姚启圣、施琅因而陆续上书,主张纳台湾为版图才能根除陈年已久的海寇骚乱。施琅更力陈台湾对于巩固东南海防的重要性,且表达外国势力诸如荷兰等屡屡对台湾之觊觎野心。康熙唯恐施琅自恃功臣,据台拥兵自重,遂咨询闽籍老臣李光地的意见。李光地大致赞同施琅的保台疏议,但为了避免地方坐大,故提出驻军3年轮调1次的「班兵制度」。康熙这才首肯,于1684年将台湾设置为「府」,隶属福建省,正式纳入清朝(中国)版图,此时间足足比澎湖晚了459年。
对于广袤富裕的中国,台湾偏处一隅,天然资源缺乏,气候炎热多雨,生活条件不及中国沿海省分,加以海峡天堑,正常情况下没人会想移民。因而清初对台湾实施「陆禁」与「海禁」,两岸只开放福建厦门与台南鹿耳门对渡,移民政策为「不许偷渡来台、不许携眷来台、不许粤民来台」,这「三不」政策的出发点都在防犯台湾成为反清势力的滋生温床。后因北台湾逐渐开发,才分别于1784年和1788年,先后开放鹿港及八里坌(新北市八里区)为通商口岸。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清朝接连面对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太平天国之乱而自顾不暇,难以用心经营台湾。直到同治13年(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爆发牡丹社事件,朝廷掀起一场「海防与塞防之争」的议论,之后才有沈葆桢主导南洋海防。1875年,沈葆桢受命出任台湾海防钦差大臣,考察后上奏建议,为落实「开山抚番」政策,应解除有关台湾的各种移民禁令,随后获得朝廷准许。
1884年清法战争,法军除封锁台湾海峡,并一度攻占基隆、淡水、澎湖。战争结束后朝廷体认到台湾的重要性,遂将台湾的行政编制提升为「省」。首任巡抚为准军将领刘铭传,他曾于清法战争中率军击退占据台湾的法军。刘铭传上任后积极推动台湾发展,例如建置电报、电灯、西学堂、邮务、煤务……,并于1891年开通基隆至新竹的单轨铁路。可惜好景不长,1894年清廷甲午战败,次年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与澎湖割让给日本,结束清朝212年的统治。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日本指派桦山资纪担任首任台湾总督。桦山在甲午海战时为海军军令部长,是日本舰队战场最高指挥官,由于战功彪炳,因而奉派担任台湾首任总督。桦山得知台湾反日民情,心知不可能和平接收,于是调派驻于旅顺大连,本预计攻击北京的近卫师团转进台湾。此时台湾人心惶惶,部分官员与士绅成立「台湾民主国」。日军兵力有混成支队、近卫师团、混成第四旅,以及第二师团。台湾军民奋起反抗,终而爆发乙未战争。
乙未战争又称日军征台之役、台日战争,是台湾军民为捍卫「台湾民主国」的战争。其中「乙未」指爆发战事的1895年(乙未年)。当年5月29日日军登陆基隆,6月14日转进台北、10月21日攻入台南,到10月23日宣称控制全台,先后投入近5万兵力,并造成台湾反抗军至少13000人战死。乙未战争为台湾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战况最惨烈的战争,当时几乎全民参与,其中尤以客家族群最力。
甲午战败,清廷一纸《马关条约》弃台不顾,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统治台湾期间称台湾人为清国奴,那是极度轻视的字眼,别的不谈,台湾人想要当兵都没有资格,因为堂堂皇军看不起台湾人。直到1937年,由于日本逐渐扩大的战争面,兵源问题益趋严重,这才在全台推动「皇民化运动」。皇民化就是从语言、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彻底改造台湾人,让他们效忠日本天皇,进而愿意为日本上战场。
可以这么说,日本殖民台湾期间从不曾把台湾人视为自己人,直到42年以后为了战争需求,这才开始推动皇民化运动。然此运动也仅仅实施了8年,1945年太平洋战争结束,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重归中国属地,皇民化运动无疾而终。
不同身分背景的台湾人阅读前述台湾简史,好比原住民、清初移民、1949年随政府撤退来台的移民,看完以后可能会有不同的心情,因而衍生出不同的统独立场。每个人依据自己的背景、站在自己的角度,总认为自己的认知才是真知灼见;其他与自己不同的想法,不是投降主义就是数典忘祖。也因此过去四、五十年,台湾内部对于统独从不曾在某一时、某一刻,产生过一个共识。未来不管北京使用何种手段,开出何等条件,想要台湾人对统独产生唯一的共识,可能难如登天。而不管在哪个年代,由于「先知」的看法和大部分人不同,所以都是孤独的。另外,处于以票数决胜的民主社会,先知还注定了是失败者。台湾是民主社会,政权由一人一票的选举决定。因而台湾未来会走向统一或独立,不是个人的真知灼见,而是大部分人民的选择。
1949年政府撤退来台,那时台湾的居民,也就是后来所称的「本省人」约609万人。随同政府来台的国军号称60万大军,加上军眷、行政官员、学生、一般百姓,总数约130万人,他们被统称为「外省人」。台湾现今人口超过2300万,原住民占2.6%,外省族群约13%,其余超过八成都属早年移民台湾,历经清朝与日据统治的本省人。由于本省人所占的比例最高,因而从民主台湾的角度看统独,首先应考量本省人的背景与想法。
中国五千年历史悠久漫长,清朝以前和台湾几乎没有互动。即使到了19世纪,道光年间曾任台湾「道员」的徐宗干,表示由于台湾「地理位置孤悬海外,上级监督不易」、「派驻官员不黯台湾通行话,上下沟通困难」、「官员俸禄过低,容易收受贿赂」、「办公经费匮乏,官员有心无力」,以致朝廷始终未能有效管理台湾,这才造成「3年一大反,5年一大乱」的混乱现象。
所谓「有钱好办事,没钱万事难」。清朝对台湾的经营态度,可从台湾的行政编制看个大概。1684年台湾纳入清朝版图,编制为「府」,隶属福建省。省有省的预算,府只能从「省」的预算分一部分。这种分一杯羹的无奈,遂导致台湾道员徐宗干所言:办公经费匮乏,官员有心无力。直到1885年,台湾纳入清朝版图后201年,台湾才升格成「省」。省的预算与府大不相同,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这才有财力推动地方建设。可惜短短11年,一纸《马关条约》又将台湾从中国版图中送了出去。朝廷是何等「无心经营台湾」,由此可见一般。
一来朝廷无心,再者官员也无意。那年头官员若被派往沿海省分,犹如被「下放」处分,遑论台湾隔了海峡天堑,岂不比「下放」更惨?这情形类似当年我在海军服务,同仁皆视调派金马外岛为畏途。因而清朝官员只要有能力、有关系,绝不会被派往台湾任职。实在推拒不了,心不甘情不愿地渡海上任,某些人抱持「我就是山大王」的心态横征暴敛;某些人虽胸怀理想,然化外之地得不到朝廷金援,难以施展抱负,闲荡日久致心灰意懒。
当然,也有极其的少数,例如康熙年间担任「诸罗县」(今嘉义一带)知县的周钟瑄,任内为当地赈灾、修学、创城、建庙、清税、兴水利、修志等做出重要贡献。然而,能够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的毕竟是少数,台湾人对3年轮调一次,清廷驻台官兵的普遍印象是官箴败坏、贪污盛行、吏役擅作威福,人民积压久了便容易激起民变。
清朝统治台湾200年期间,台湾可考民变纪录,根据许文雄〈十八及十九世纪台湾民变和社会结构〉乙文统计,总计为107次;其中更曾发生3次严重,几乎扩及全台的大型民变,史称「清朝三大民变」,分别是1721年朱一贵事件、1786年林爽文事件,以及1862年戴潮春事件。年代虽然不同,但过程几乎如出一辙:
1. 台湾在18世纪中叶以后,移民已逼近200万人。驻台清军从早期1、2千人,到后期3、4千人,人数明显偏低。又因天高皇帝远而疏于训练,以致战力低落;复由于待遇不佳,时有聚赌斗殴、骚扰民妇、强占民舍之事。
2. 为了有效管理地方,防止民间武装械斗冲突,官府要求豪族组建民团性质的「团练」,主要在协助维护地方治安。这种寓兵于民的制度,慢慢发展成民间武装集团,终而形成尾大不掉的祸患。
3. 不管豪族实力有多强,终究是「民」,遇到「官」,还是低一层。倘若官府不知收敛,长期欺压的作为刺激到豪族,忍无可忍则无须再忍。而一旦某豪族武装起义,各地纷纷响应,动乱迅速扩大,短时间内叛军可达数万人,实力悬殊的驻军迅速溃败。
4. 朝廷逐步增派军队渡海平乱,最终规模也达数万之众。本来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消耗战,但叛军组成复杂,除了原本就隐藏在闽粤、闽客、泉漳,以及汉族与原住民之间的基本矛盾,各大豪族为了争利或夺权,从开始的明争暗斗,到后来的相互攻伐。
5. 清军善于见缝插针,对内斗不休的叛军或笼络利诱,或威胁恫吓,终而借力使力平定叛乱。
6. 朝廷追究责任、论功行赏,某些豪族从此覆灭,某些豪族受封官衔、官职,或获得土地、单项专卖等特权。
7. 一个动乱的时代结束,一个休养生息的时代开始,有功豪族因为经济利益增加,实力日渐壮大,直到有一天因受不了官府的僚气与欺压,于是在众人的鼓惑下再次揭竿而起。
设身处地为本省人想一想,从幼时懂事开始,祖辈、父辈讲述的都是「官欺民」的故事,他们对外来政权会产生什么印象?好不容易二战结束,把台湾视为殖民地的日本走了,满心欢喜迎来向往已久的祖国,回归的日子还不满两年,接着就发生波及全台的228事件。
228事件简直就是「清朝3大民变」的翻版。再一次,外来政权欺压本省人所激发的动乱,迅速扩及全台。尽管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迄今犹有争议,然而不可讳言的是,它种下了至今仍在滋长,且日益茁壮的独立种子。
其实对大部分本省人而言,由于长期受到朝廷漠视,国家是谁他们根本不在乎。管他是荷兰、西班牙、明郑、清朝、日本,或中华民国,不同国籍有什么重大的差异吗?他们要的是一份尊重、一份关怀、一份将他们视为「自己人」的认同;而非高高在上,以统治者的身分与心态出现,把台湾视为囊中物、阶下臣,对台湾人指指点点、吆五喝六。若要责骂今日支持独立的本省人数典忘祖,请问历朝历代的中国领导人,谁曾经把台湾挂念在心头?谁又曾经珍惜、照顾,认真经营过台湾?
(作者为海军前舰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