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民主峰会 谁说了算(尹石)

美国总统拜登。(图/美联社)

美国总统拜登号召100多国政要,将于12月9日举办一场线上「民主峰会」,在中美全方位竞争对抗的背景下,此举无疑是刻意以意识形态划线,加深东西方阵营的对立。今年8月阿富汗一夕变天的景象,让阿富汗乃至全球,从20年前美国鼓吹的那场民主大梦初醒。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学者,都对民主提出反思,譬如金钱政治、短视政策等弊病。在民主峰会将召开之际,正好可对民主发展做个初步检视。

民主终结论的再反思

1990年代苏联垮台后,日裔美籍学者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资本主义终将战胜共产主义,自由民主会成为人类发展的最终形式;不过过了近30年,福山于2018年出版的书《认同:尊严的需求和憎恨政治》否定了过去的论调,他讨论了美国、俄国、土耳其、匈牙利等国家的极端势力,借由「认同政治」操弄民粹手段,营造「我族认同」;福山还批评时任美国总统川普妖魔化中国「非常愚蠢」,他直指,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伊拉克战争、欧元诞生,是资本主义创造的三大灾难。

福山也指出,目前自由民主唯一合理的系统性竞争对手,并非社会主义,而是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中国大陆强调,这套发展模式,可以创造出民主制度无法保障的长期稳定和经济发展,福山对此表示「若30年之后,中国比美国还强大,中国人民比美国还有钱,国家仍持续统一,我会说他们的论点是真的。」

拚短期选举 易忽略长期问题

无论是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当年民主制度在国际社会处于道德高地,美国便以民主为名,做为出征的包装。小布希2001年推出的「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就是典型例子,承诺要和阿富汗人民站在一起,强调美国是阿富汗寻求和平、繁荣、民主的伙伴。孰料今年8月,阿富汗一夕变天,跌破全世界专家眼镜,美军说走就走,阿富汗民众紧扒着美军飞机想要一起离开的一幕,留在世人记忆,更重创拜登的声望。

可以说,这场民主峰会,是拜登在历经阿富汗挫败后,为了找回颜面的一次「雪耻」。

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近期中国大陆的一带一路、疫苗外交、基础建设高速发展等,都引起美国的警惕,因此设法急起直追,或互别苗头。譬如今年5月以来,拜登开始积极赠送盟国疫苗,11月中拜登签署了1兆美元的基础建设方案等,而这也说明了当做的事情是对的,是好的,良性竞争都好过恶性对立。

回到民主的探讨。毕业于牛津大学的政治社会哲学家罗曼•柯兹纳里奇Roman Krznaric曾撰文指出,民主制度下,「许多政客除了下一届选举几乎无所在意,所关注的也仅限于最新的民意调查或网络舆论。政府往往更偏向权宜之计」,他还指出,为了在下一届选举中赢得选民的支持,政客可能会提出诱人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忽略长期问题。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10月13、14日出席中共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时曾说:「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也点出了民主制度的部分弊病。

利益集团 构成金钱政治

此外,罗曼•柯兹纳里奇直言还指出,特殊利益集团,特别是企业,利用政治制度为自己争取短期利益,并将长期成本转嫁给社会其他群体,「企业对政治的入侵和操控都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导致无法形成和实施长远的政策规划。」

无论在美国或台湾,「选举要烧钱」已经是一般民众的常识。有资料显示,美国总统大选的开支,2012年民主、共和两党花了超过60亿美元,2016年估计总开支超过100亿美元。也因此「金钱政治」成了民主体制一大特征,资产阶级进一步握有权力资源,政二代、政三代的「政治家族」,犹如民主的日常。

美国此次主办的「民主峰会」,是采邀请制,也就是是否民主,由美国来认定,从邀请国可看出一些特别之处。譬如北约成员国土耳其未受邀,巴西、菲律宾等经历「民主倒退」的国家受邀,而中东国家除以色列外,伊拉克也有受邀;经济社会表现亮眼的新加坡,则没有受邀。

多一点团结 少一点对立

美国国务院称,民主峰会「目标是团结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努力打击腐败和威权主义以及促进人权」,不过摊开受邀名单,似乎没有一个明确门槛标准,或者应该说,美国要找的,更多的是「会听话的」,可以一同抗中的国家。

以民主自豪,又处于美国抗中前沿的台湾,自然也在受邀名单,但值得玩味的是,美国并不找蔡英文总统与会,而是改派萧美琴、唐凤为代表。明眼人都可看出,这是美国要避免过度刺激中国大陆。这其中也尽显台湾对美国的「工具性价值」,需要台湾象征性的参与,但仍顾忌大陆的一中红线。

可以预见,民主峰会将会是一场将矛头对准中国大陆的「同温层大会」,除了象征性意义外,蔡政府也必然借此「大内宣」,宣扬台美关系友好,但除此之外,能获得的实质利益实在有限。

美苏冷战时,世界以意识形态划线,壁垒分明;如今美国召开民主峰会,再次此以意识形态同盟,制造新冷战,给中国大陆扣上「专制国家」、「民主威胁」的帽子。然而在疫情犹未消的此时,全世界更需要的,是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发展,多一点团结,少一点对立。(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