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也谈台湾太空计划的未来(赵尔东)

国家太空中心举行成立30周年记者会,科技部吴政忠部长(前排左四)、广达集团创办人林百里、友达董事长彭双浪合照。可惜9月该计划室首次用自制的运载火箭「飞鼠」发射自制的卫星,在澳大利亚连续三次发射均告失败。(陈俊吉摄)

2021年11月1日中时电子报刊载〈火箭发射失败 台湾太空计划的未来(王以德)〉一文,正是于我心有戚戚焉,该文最后向台湾提出五项建议,用心良苦,立意甚佳,其爱台湾的情操,令人可喜,不过从实事求是的角度看,因缺乏必要的技术与产业规模与深度重心(Critical Mass),这五项建议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台湾中华电信与新加坡电信合作外购卫星与外购发射的ST-1、ST-2商用通信卫星基本上是商业行为)。

据悉台湾太空推动小组大约成立于1989年左右(以下简称该计划室),其主事当局似未能切实体会太空发达国家例如美国针对研制先进产品项目的所谓「成本加奖励 Cost Plus Incentive」真谛,起初该计划室招标建设卫星地面管控中心与地面站(以下简称该计划),由科学园区某两家公司与美国雷神公司(Raytheon)联合组成的团队参加竸标,当时雷神公司很重视这个台湾机会,从其在美国麻州的总部,调派资深系统工程经理来台参加团队投标工作,并且以不到百分之1的价差优势得标。不料得标之后,该计划室主事当局却事后要求该团队的法人代表签署切结书,声称如果该计划最终未通过各项验收,其法人代表个人须负责向该计划室赔偿所有损失。

这种失信而愚蠢的举措,并非招标书上所约定,当然不会被该团队接受,台湾因此丧失了早在30年前原可从雷神公司Raytheon引进相关航天技术又培养台湾相应人才与产业的一举多得的宝贵机会。(若干多年过去了之后,该计划由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旗下某公司承做,该某公司是否与雷神公司在同一技术级别,不得而知。2020年雷神公司收购了整个联合技术公司。)

其实该计划室通过外购的运载火箭与火箭发射,从1999年的卫星「中华1号」到2017年的「福卫5号」,五次都发射成功并先后成功进入LEO近地轨道,各司其职。可惜2021年9月该计划室首次用自制的运载火箭「飞鼠」发射自制的卫星,并首次在澳大利亚威尔斯湾Whaler Way发射场发射,结果连续三次发射均告失败,且该国环保人士也反对,导致该国取消了台湾的火箭发射许可。该计划室于2021年9月22日宣布放弃在澳大利亚的发射。

台湾的火箭发射失败本身并不可怕,无需气馁,美俄两航天大国的航太科技发展,都经过无数次失败而成长壮大,可怕或不可思议的是,这次该计划室的火箭与卫星都是由同一个只有100多名员工的民营公司研制的,这样不达规模的任性研制有失草率,等于果不其然地保证了其发射的失败。大陆也有许多由只有数十人研制并发射火箭与卫星的,但他们可都是高、初中学在校学生的实验课程,远比不上有官方预算的台湾太空计划室的级别。

台湾的经济令许多人称羡,在《经济学人》报2021年GDP排名世界第21(台湾出口的40%是到大陆与香港),但人口排名只是世界第56,从航太发展历史看,没有那个人口少于6000万的国家或地区能够独力全方位研制火箭或卫星的。这是因为人口纵深是培养航太所需各方面人才与必要产业的基础,台湾人才济济,有许多强大产业,但是2300多万人口,先天性不具备培养航太所需各方面人才与必要产业规模的主使能力(Enabling Capability)。

台湾要从外国技术转移学到航太技术精髓几乎是绝无可能,唯一可能的对象是中国大陆,这是因为台商在大陆享有国民待遇。但从最近的政治情况看,目前也是不太可能。不过大陆三申五令,要求政策向市场已超过1亿的个体户民营中、小、微企业倾斜,《中时》就有北京证交所11月15日开市培育小巨人企业的报导,而随着澳大利亚和纽西兰2021年11月3日的正式核准,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达到了生效的门槛,将于2022年1月1日开始运行,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诞生了。

大陆提供了包括有许多能够运用到航天产业在内的好市场机遇,有志于太空产业的台商,想必会紧抓这些机会争取参与,台商好,台湾才会更好。

(作者为航太工程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