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美国的竞争,冲突与合作(伍国)
拜习会 拜登:我的目标是恢复美中正常沟通。(资料照/达志影像)
美国总统拜登今年2月在美国国会所作的国情咨文讲话,作为一个理解当今美国的自我定位和全球战略及愿景的文本,值得细读和解析。讲话在涉及枪支暴力,疫情控制,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医保等广受关注的美国国内的问题以外,还概述了美国的对外关系和美国的自我认识。其中,拜登对侵略,竞争,冲突,卷入等概念都进行了在不同层面的定位。
此处,笔者试图依据美国驻华使馆官方发布的标准中文选译进行一些解读。拜登对俄罗斯所使用的措辞,如「侵略」,「残酷」,「惨无人道」,体现了非常明显和清晰的道德谴责,这也已经一以贯之地体现在美国对乌克兰的道义和实质援助中。拜登还谴责了「恐怖主义和领土入侵行径」。这表明,肆意攻击平民的极端主义行为,仍被美国视为不可能让步,也不可能减少关注的领域。这也预示了美国在目前中东地区突然加剧的冲突中必将采取的立场。
在谈到中国的时候,拜登声称,「我们寻求的是竞争而不是冲突」,和「在那些可以促进美国利益并造福全世界的领域,我致力于与中国合作」。显然,这些措辞是有层次的,拜登对中国的措辞留有相当余地,这也符合笔者此前所建议的思考路径:「竞争」 听起来虽然不像「战略伙伴」那么积极和热络,也不影响美国在事实上进行的围堵,但比起「冲突」来说,已经呈现了可控和可以和平地长期各自展示优势的前景,未见得是坏事。拜登同时提到「合作」这一概念,也为在竞争的同时,实现可能的缓和,以及继续寻找有共同利益的领域预留了一定的空间。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建立在一种理念之上的国家」的超级自信上。
假如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而非今天紧张,明天缓和的短期视角)来看,私以为今日世界乱局,很大程度上还是涉及某些有关文化,文明,哲学,宗教的深层问题,甚至没有脱离杭亭顿关于「文明冲突」的描述和预言,而上述的美式自信,也还是基于某种宗教意识。中国文化传统中没有强争胜负,强力排他,以致冲突永远无解的偏执因子,因此,如何更好地让世界理解中国传统中不同思想流派动态兼容,互补融合,并行发展的特质和理念,确实是有必要的。(作者为美国阿勒格尼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本文来源《海外看世界》,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