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美日菲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陈志瑞)

美日菲峰会在应对南海局势方面预料将有进一步的积极动作。(图/菲律宾海军)

从艾奎诺三世到杜特蒂再到小马可仕,坊间论者多看到菲律宾对华政策的某种转折变化,但在国家战略和安全层面,其实变化不大,都决意维护其在南海主张的领土和其他权益。从策略方式来看,其重点有所变化,从提起「南海仲裁案」寻求国际法理和舆论支持,到依托美菲同盟关系,参与更广泛的、机制化的安全合作,以对抗所谓来自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威胁。在菲律宾国内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偏向明显的情况下,出于维护政权稳定和赢得国内政争,小马可仕也有意在这方面「押注」。

因此,可以想见,不管议程怎样、程度如何,美日菲峰会在应对南海局势方面势必有所动作。不仅菲律宾方面有所图谋,日本和美国何尝不是如此?通过介入和管控南海局势,持续加强安全合作,织就威胁和抗衡中国维护南海主权、台海稳定的军事和安全网络。而且,我们必须意识到,这将是一个长期化趋势,也是中国在亚太乃至印太地区所面临的更为长久、严峻的军事和安全挑战。

从美国方面来说,尽管面临总统选举的变数,对华战略竞争和遏制围堵可能有所张弛,但这一战略态势乃至国策不会改变。

美国在国内问题众多、实力相对收缩的情况下,借重亚太和印太最广泛的盟伴关系、不断强化这种军事和安全网络的韧性,实乃必然之举。日本选边站队自不待言,菲律宾以及某些亚太国家也已经出现「去对冲」的战略转变。所谓「北约亚太化」和「亚太北约化」也并未消歇。

因此,首先,中国对这种亚太地区安全秩序和态势的转变要有冷峻、深刻的战略认知,这是我们化解军事和安全围堵、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和平的重要前提。

其次,中国要大幅提升南海维权等艰巨斗争的综合能力,除了首脑会晤、外交互动、制度合作,还需要切实加强危机预防和管理;再次,要进一步凝聚观念共识、加强具体问题研究以及国际学术对话,以争取主动、赢得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作者为外交学院教授、《外交评论》执行主编)

(本文来源《海外看世界》,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