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翔達成國機國造年度目標 董座親率4架勇鷹飛交台東

汉翔达成国机国造年度目标 董事长胡开宏(左1)亲率4架勇鹰飞交台东。记者宋健生/摄影

汉翔公司' rel='汉翔公司' data-rel='/2/128303' class='tag'>汉翔公司(2634)继12月8日交出机号1123的勇鹰高教机后,今(12)日由董事长胡开宏领军,将机号1124至1127四架勇鹰一次飞往台东空军基地,完成今年度飞交17架的合约目标,打破日前媒体报导「几乎不可能在剩下一个月之内完成5架飞交」传言,「国机国造」将继续往前冲。

蓝天之下,四架勇鹰号编队而行,气势非凡,这四架飞机都是经过严谨的地面与飞行测试,取得空军验证认可后,甫于汉翔公司完成出厂的全新高教机。

全球疫情导致供应链交货不稳定,尽管进入后疫情时代,国际断链问题依然存在,除了影响飞交进度之外,就连已交付空军的勇鹰机,在后勤维保上都面临捉襟见肘。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妥善率、同步完成年度飞交」,汉翔究竟如何做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为棘手的供应链断链问题,汉翔采购团队积极与国外系统供应商协商处理,董事长胡开宏、总经理马万钧也轮番飞到国外原厂「催料」,用尽手段,直到11月20日总算将关键缺件一一催促到位。

解决了缺件问题,线上随即连夜组装,接着迎来的是紧锣密鼓的地面测试;已交付空军的飞机,则由汉翔总工程师带领工程团队前往台东,与勇鹰维保团队积极提高机队妥善率,维持空军训练正常运作。

回到台中的测试线上,除了胡开宏、马万钧两人日日亲赴现场外,由副总经理带领专案、工程、生产、维修航电、飞航、品保等多位一级主管直接进驻,加速问题处理效率;每架飞机上,满满的工作人员,12月的天气下,员工额头上依然满布汗珠。

而空军与中科院作为汉翔的「客户」,从机务审查、文件审查,再到飞行测试,同样卷起袖子,与汉翔作业进度紧密配合。不分白天及夜晚,没有平日与假日,全线赶工,全员投入,在地面上积极接受整备的勇鹰,与在空中飞行的英姿呈现截然不同的气势。

胡开宏表示:「国家赋予的任务,汉翔使命必达,过程非常艰辛,越是如此,取得的成果越是甜美,全都仰赖同仁们的辛苦与付出,更感谢空军与中科院的全力支持。」

马万钧也强调,飞安第一、品质至上是汉翔不可妥协的坚持,在全力赶工的过程,线上的组装与品保同仁仍然严格把关,众人同心协力完成今天的成就,这是汉翔战斗力的展现,让人非常欣慰。

勇鹰高教机为国防自主的指标成果,今年12月1日原空军官校飞行指挥部独立升格为「飞行训练指挥部」,专责优秀飞官养成。在政府政策领导下,全案均正常运作,明年度汉翔将依进度持续交付飞机,持续为国家强化整体防卫能量。

汉翔总经理马万钧表示,飞安第一、品质至上是汉翔不可妥协的坚持。记者宋健生/摄影

汉翔今天将机号1124至1127四架勇鹰一次飞往台东空军基地。记者宋健生/摄影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