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跑去捕鱼月薪100K! 32岁简至呈:丰收还能分红
▲渔业青年作头家,简至呈月薪100K圆梦。(图/新北市政府农业局提供,下同)
很多人会趁着好天气到新北市金山玩,不知大家是否有注意到,那里的「磺港渔港」旁停着一艘拉风的白色渔船,船上还有位帅气的男子会拿着鱿鱼, 俐落指挥外籍渔工为晚上的出海作准备,而这位简至呈就是「三协顺16号」渔船的少东。
专职黑手兼职捕鱼,爱拼才会赢32岁的简至呈在磺港渔村出生,父亲简言兴是当地从事「底延绳钓」作业的资深渔民,他身为家中独子却没被要求做这一行。简言兴老船长回忆说,「 自己抓鱼这么多年,知道这行有多辛苦,舍不得孩子跟我吃苦,孩子若有自己的兴趣、有想做的事,就让他去闯吧!」
简至呈表示,「我一直都对机械有浓厚的兴趣,也喜欢自己改车追风,高中时就读基隆市圣心高中汽车科,毕业后就到修车厂做黑手,从学徒做起,那时薪水只有2万左右,后来也试过开汽车美容场,自己当老板,不过收入不太稳定,生活上还是有压力的, 所以闲暇时才开始跟着爸爸出海捕鱼,赚点零用钱,没想到越做越专精,后来还跑去报名轮机长培训课程,考取轮机长资格,自己照顾渔船,现在每月至少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遇到丰收还能分红。」
重回大海的怀抱 发挥达人精神提高渔获单价
将简至呈带回海边故乡的契机,就是温柔美丽的简太太,那年两人相遇,很快就知道对方是自己今生的另一半。 为了能成立自己的小家庭,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品质,简至呈开始犹豫是不是要辞掉当时的工作,回家专心捕鱼。在中和长大的简太太虽然不知道「渔夫」到底在干嘛? 但她看得出简至呈心里其实非常热爱海上工作,也放心不下简老船长独自一人出海作业,所以积极的鼓励先生辞职, 回乡继承家业。
简太太说,「一开始也不知道捕鱼这么辛苦,作息也不正常,先生每次出海心里难免会担心,不过想到他跟公公两人彼此能互相照顾,也觉得欣慰,我会把家里照顾好,让他回来能好好的休息。」
底延绳钓渔法是在细长的渔线上绑上数百个钓钩, 再以鱿鱼等生鲜鱼块为饵,逐一放入海中吸引鱼儿上勾,三协顺16号通常是在凌晨4点出海,将船开到彭佳屿或钓鱼台一带, 将鱼钩放到水深90到120公尺的海中捕鱼,主要渔获有马头鱼、 赤鯮、嘉𫚭等,冬天时更可以趁着「乌金」时期,捕获大量的乌鱼。
底延绳钓不像底拖网渔法,作业时不会纠缠珊瑚破坏生态环境, 渔获对象也以大型鱼类为主,让小鱼有机会继续成长, 而且钓起来的鱼体损伤也较小,因此价格也比拖网渔获来得高。 简至呈说,「我们都是在半夜作业,我跟爸爸会轮流开船、休息、 找渔汛,每次下钩都要快狠准,丢下去15分钟左右就要赶快收钩, 鱼体才能漂亮完整,而且我们的鱼舱并不大,捕获的量有限,只能趁新鲜赶快送回渔港,所以我们的鱼都维持的新鲜漂亮,卖价也比较好。」
原本简老船长其实是有3艘船的, 可惜有2艘都因为发生海难意外毁损了,现在只剩下「三协顺16号」一艘船来维持生计,靠着早年累积的眼力和技术,常常满载而归,现在有简至呈接棒,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传承下去。
虽然收入不错, 但其中充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简至呈回忆说,「有一次出海,恰好遇到爸爸结石发作,那时船还在大陆的海域,海巡想来接都不行,只能赶快将船回航到我国海域,才能请海巡来救援;还有三年前抓乌鱼满载而归, 谁知道船出了状况,前面半艘船体都沉在水里,好不容易才请海巡拖回来,机械都泡水了,还好自己会修船,我就把机械全部换新,现在船就跟新的一样,只是那年的收入也全都泡汤了。」鼓励渔业青年返乡,自己作头家
渔家子弟故事多,不论是想传承上一辈的事业, 或是对水产事业有兴趣的青年,现在都有很多政府资源可以利用。新北市农业局表示,市府今年为新北市量身订作的「归渔返乡计划」 ,提供创业资源及专业训练课程,及渔业署举办的「 奖励水产海事相关院校及职训中心毕(结)业生上渔船服务」计划、 「渔船干部船员训练」与「养殖青年学堂系列讲座」等, 都能提供从理论到实作的完整训练课程。 希望能带给有志在新北市从事渔业工作的青年更完整辅导措施, 让年轻人都有机会作自己的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