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党产时代」没资源 蓝青壮派立委看到5大挑战

国民党青壮派立委联合召开记者会,要党魁参选人回应5大挑战。(图/记者徐政璿摄)

记者徐政璿/台北报导

国民党主席选举开跑至今,各阵营过度负面针对性攻击性选战,却引起民众基层严重焦虑与疏离的负面观感。对此,国民党壮派立委29日召开「这一次,请听我们说」记者会,呼吁6位党主席候选人回应国民党所面临的5大挑战,并且提出具体的论述。

立委江启臣表示,对于百年政党而言,看不出从灰烬重建之象,更遑论期盼再次政党轮替之日,与其沦为口舌之争、互抹泥巴,我们呼吁各位参选者深思民意期盼并给予回应,以愿景取代攻击,以论述争取支持。

立委林为洲则说,国民党以往打起选战是靠资源分配和组织动员,失去党产之后,「后党产」时期要怎么面对台湾基层民意,要回归以政策议题导向,国民党需要经过这样转变,我们准备好了吗?

立委蒋万安表示,选举过程台湾民主化到现在,坚持价值是什么,「当然是正面选举」,希望党主席选举最后阶段回归正轨;此外,除了大家期盼这几位主席候选人对内改革路线怎么做,也要呼应台湾社会对改革的期待,以及跟年轻世代对话,拉近距离,让国民党具有年轻思维DNA,这是他对国民党主席的期待。

国民党青壮世代看到的五大挑战:

1. 国家愿景国民党执政时过度仰赖行政部门政策论述,在野后却暴露日益严重的论述空虚问题,被批评其愿景论述片段破碎。做为以重返执政为目标在野党,针对现有各项政策,除批评与短期议题回应外,如何发展明确的施政方向对案,对于长远治国论述有何愿景,如何落实?

2. 回应民意 国民党近年无论在大盘选战或者重大议题上,常未能得到民意多数的认同,民进党虽已暴露出执政前后的虚假与两面性,使社会出现对民进党执政能力的质疑,却不代表国民党已找到足以使民众重新托付与信赖建设性角色,在传统与新民意的调和中,国民党如何融合既定路线与社会变迁,让民众除了想起国民党过去对社会的贡献,更感受国民党能体察社会趋势,因势利导,引领台湾社会共同迎接挑战,面向未来?

3. 两岸路线国民党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推手。但近年民进党为取得政权,蓄意将国民党与亲中卖台画上等号。虽然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僵局已逐渐使民进党进退失据,但国民党仍深陷亲中卖台的泥淖污名之中。党主席应如何面对两岸僵局?不论在野或未来执政,如何重现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定位,既扮演两岸持续推展的稳定力量,又能撕去亲中卖台的恶意标签

4. 育才接替国民党世代断层巨大,即便采用年轻团队,整体包装仍显陈旧,不仅常受非议,遑论争取青壮世代支持。对内,党主席如何对党内有志从事政治工作之青壮世代,建立培训养成、职涯规划,第一线参选及第二线幕僚人才库?对外,如何拉近新世代民众的距离,推出广受认同与青睐的人选,培育为公众服务的新世代梯队,进而说服社会,国民党懂新世代的处境与想法,真的能为下一代做些什么?又能提出甚么明确的政策方向,解决青年世代的焦虑与徬徨?

5. 选战布局政党政治以执政为发展目标,是无可逃避的责任。明年我们将面对完全在野后首次大选,我们准备好了吗?党主席若无法带领同志赢得明年地方大选,不仅使党再次面对主席去留抉择,对党的发展更是一次重大挫折。党主席如何针对明年大选布局,在明年关键一役展现亮眼成绩?

截至目前为止,包括江启臣、林为洲、李彦秀王惠美、蒋万安、杨镇浯、吴志扬柯志恩马文君颜宽恒陈宜民、许淑华、许毓仁王育敏张丽善、 卢秀燕廖国栋黄昭顺连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