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第一县」告别牛粪取暖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乡河源新村,一位藏族妇女在家中为客人倒奶茶。 (图/新华社)
本报讯大陆青海省玛多县被誉为「黄河源头第一县」,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年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 过去,玛多县的牧民主要靠烧牛粪取暖、做饭,城区条件好的则主要靠烧煤取暖。如今,随着清洁供暖项目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将告别传统取暖方式。 进入11月,玛多县城已冰雪覆盖,室外气温达零下10摄氏度。但玛多县民族寄宿中学的教室内却温暖如春。 玛多县民族寄宿中学是当地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才让告诉记者,学校过去是燃煤锅炉取暖,不仅费用高、污染大,取暖效果也不理想。 今年9月,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捐建的清洁取暖项目率先在玛多县民族寄宿中学建成投运,结束了这所学校燃煤采暖的历史。 才让说,清洁取暖专案启动后,学校拆掉废旧的燃煤锅炉房,新建了藏式风格的综合锅炉房,安装了12台量子能锅炉,面积达488平方米,完全满足了全校教室、师生宿舍的采暖需求。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的工作人员田超告诉记者,作为一种新型电采暖设备,量子能锅炉与传统电锅炉不同,其先用电加热量子液,再用量子液加热水,由于量子液的沸点不受气压影响,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出水温度也能达到80摄氏度。 记者采访看到,玛多县民族寄宿中学每间教室均安装有3座暖气片,室内温度有20多度。初一学生闹桑拉毛说,过去教室里很冷,几节课下来手脚都冰冷了,而现在冬天也可以穿秋装上课。 玛多县是大陆首个高寒高海拔大范围应用的清洁能源供暖示范县,越来越多的牧民群众不久也将享受清洁取暖福利。 今年以来,当地积极实施县域煤锅炉改造电锅炉、传统热炕改造电热炕等工程,并率先在玛多县建设清洁供暖示范专案,助力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区建设。 按照就近供暖的原则,玛多县共分为4个供暖片区,总供暖面积26。87万平方米,覆盖率将达80%。目前第四片区已建成投运,其余3个片区建设进度达70%,预计年底可投入运行。 针对供暖管网无法到达的县城周边区域,玛多县则进一步推广电热炕、光伏供热等多种方式进行供暖,目前已有不少牧区牧民用上了电热炕取暖。 记者采访了解到,通过实施清洁供暖工程,不仅改变了高原牧民的生活方式,也极大降低了传统取暖方式对山体植被、草场生态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雪域高原的碧水蓝天。 田超告诉记者,从9月投运至10月底,仅玛多县民族寄宿制中学的供暖项目,就已替代标准煤106。75吨,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48。95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0500千克、二氧化物排放量5250千克。
据了解,玛多县明年还将启动另外三个乡镇的清洁供暖专案建设,预计三年内可实现全县清洁供暖目标。(新闻来源:新华社港台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