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算发烧?「5种量测方式」结果不一样 这2部位最准

▲药师指出,以「核心温度」超过38°C判定为发烧。(示意图/记者陈俊宏摄)

图、文/微笑药师

你知道量体温要怎么量才准吗?不同身体部位所测量的数值到底怎么判断是体温偏高或是发烧呢?微笑这次要来聊聊测量体温这回事。

一、体温偏高和发烧差在哪?

身体体温升高不一定表示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穿着过多厚重衣物、使用发热衣、运动后、晒太阳、或是女性排卵期…等情况都可能使体温上升,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过需要留意的是:如果身体是因为发炎反应或感染而导致的体温升高,甚至是发烧,就要特别小心。

发烧有许多不同的定义说法,通常是指肛温超过38.3°C或口温超过37.9°C。在医学上,我们以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超过38°C判定为发烧,通常发烧的体温不会超过41.1°C。

人体的温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年龄(小孩的新陈代谢较高,所以体温较高;老年人则因新陈代谢较低,体温较低)-性别(女性通常比男性体温高)-月经周期-情绪-运动-抽烟、饮酒、药物使用

就算是正常人,体温也不会一整天都维持不变,通常会在清晨时候体温最低、傍晚则到达最高,而且各个部位的温度也会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本身体温就偏低,只有34~35°C,也有些人则是一直保持比较高的体温,早晨可能就达到37°C,下午甚至升至37.5°C以上。

因此,测量体温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比较不同人的体温差异,而是观察自己体温的变化。

二、不同部位要如何量体温

一般日常生活常用的体温测量方式有5种,其中肛温和耳温测量会比较接近真实核心温度,而额温、口温和腋温则容易受到皮肤黏膜/湿度、血管收缩等因素影响而偏低,通常额温、口温会比肛温、耳温低0.5°C;腋温则平均比肛温低0.8~1°C。以下是各种测量方式的比较。

1. 额温测量

.通常额温的测量结果温度会偏低。​​.正常范围落在35.0°C~37.5°C,37.5°C以上为发烧。.测量方式为​​非侵入性,因此使用前需要先做室温校正,测量者需要是在休息状态下并确保额头干燥。判读时则需根据额温枪所附说明书换算成核心温度。

.​​影响因素:运动后、额头干燥与否、室温温度。

2. 腋温测量

.腋温结果通常也较低,大约比口温低0.5°C。​​.正常范围落在34.7°C~37.3°C,37.5°C以上为发烧。.测量方式是将腋温计放入腋下顶端,保持夹持5分钟以上。

.影响因素:较不稳定,容易受流汗影响,且测到的是体表温度,较不准确。

3. 口温测量

.大约正常在37°C左右,但会随时间改变。​​.正常范围落在35.5°C~37.5°C,37.5°C以上为发烧。.是一种近似核心温度的测量方式,方法是把温度计放置在舌下,如果用的是普通水银温度计测需达5分钟,用电子式温度计测仅需30秒。

.​​影响因素:容易受饮食和吸烟影响,建议在进食热食或冷饮后30分钟再测量。

4.肛温测量

.比口温略高0.5°C。​​.正常范围落在36.6°C~38.0°C,38°C以上为发烧。.测量方法是先以凡士林润滑后再插入肛门3~5公分,需要让病患保持镇静以免导致温度计破裂,水银温度计需3分钟;电子温度计则30秒。

.​​影响因素:较为准确且接近核心温度,但需小心交叉使用导致的感染。

5. 耳温测量

.比口温稍高约0.8°C左右,此方法最接近核心温度。​.正常范围落在35.7°C∼38.0°C,38°C以上为发烧。.耳温枪的原理是扫瞄耳膜后产生的红外线温度。测量方法是将枪头尽量伸入耳内,同时以另一手把外耳翼上半部向上拉(1岁以下幼儿)或向后拉(1岁以上),让耳道能伸展变直。如果是自己测量时,则要反手由头后拉耳翼,测量时间仅需1~3秒。

.​​影响因素:(1)人体的耳道并不是直线的,因此使用上最好尽量拉直耳道,以便红外线直接扫瞄耳膜,若无法拉直则测到的温度就可能会有误差。(2)建议每次测量完都要清洁枪头外滤套,以减少耳垢或耳道分泌物沾黏影响下次的测量误差。(3)因为原理是利用红外线扫瞄,所以若耳道有异物或耳垢就可能阻碍路径影响而测量,因此建议使用前可以确保耳道净空。

三、常导致温度测量不准的原因

一般当额温超过37.5°C、耳温超过38°C时就会被视为发烧。若出现发烧症状,建议尽速就医检查。但在测量耳温和额温同时,应留意以下情况,以免影响判读准确性:

1. 曾服用会造成血管紧缩的药物

止痛药中的咖啡因(Caffeine)成分或抗过敏药中的伪麻黄素(Pseuephedrine)成分都可能使血管收缩,造成散热不易而导致体温上升。由于每个人用药剂量、成分耐受度与饮食习惯不同,吃多少剂量会造成明显影响也是因人而异,因此若服药后出现发热症状,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的建议。

2. 皮肤出现过敏症状者

因为过敏可能导致局部红肿、发热,因此体温也可能稍微升高。

3. 测量部位潮湿出汗、有油污

或者有浏海、化妆品残留、大量耳垢…等情况都可能影响测量结果。

四、使用退烧药要注意什么?

遇到不明原因的发烧症状时,建议寻求专业医疗治疗,不要自行购买退烧药,以免延误疾病治疗。如果是使用退烧药,则应该要按照医师的指示使用,不要过量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1. 了解引起发烧的原因发烧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讯而非病因。因此,发烧时应尽早就医以找出原因、对症下药,不建议自行购买退烧药,以免延误疾病治疗。

2. 退烧药不可过量依据医师处方使用退烧药。一般当发烧超过38.5°C并伴有不适感,或体温超过39°C时可适量使用。退烧药的目的是减缓发烧带来的不适感,让病人能得到充分休息,切勿为使体温降到正常范围而过量使用。

3. 小心药物并用通常使用的退烧药成分,主要为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或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如ibuprofen、Indomethacin、Naproxen及Mefenamic acid等),这些成分亦为止痛药常用主要成分,因此使用退烧药时,切勿同时自行服用止痛药使用,以免出现过量使用的情形。

4. 注意药品过敏反应使用含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的退烧药可能引发罕见但严重的皮肤过敏反应。因此使用药物时,要留意是否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皮肤疹、水泡、疼痛、红肿、灼热…等。若出现疑似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治疗。

五、常见的退烧处理问题

1. 孩子高烧不退,一片退热贴可以贴多久?

一片退热贴的效果能持续4~8小时,如果烧退了就可以将贴片取下;但若发现孩子仍持续发烧,可更换一片新的退热贴,通常不会产生太多副作用。但请注意不要连续贴超过产品包装说明所建议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小时。长时间使用退热贴可能会增加婴幼儿或孩童皮肤发红或过敏的风险。

此外,切勿重复使用退热贴。退热贴主要原理是透过贴片高分子凝胶层中水分的蒸散来降低体表温度。因此一旦使用过后,贴片会变薄且失去散热效果。

2. 孩子发烧贴了退热贴还是没效怎么办?

退热贴只是辅助散热的工具,并不能完全治疗病情,且退烧效果也只是暂时的。通常适用于较低的体温或辅助吃退烧药,对于较高的发烧则效果有限。退热贴可舒缓因发热带来的不适感,像是头痛。有些配方的退热贴添加薄荷…等成分可以带来清凉感,减缓婴幼儿的不适并有助于稳定安抚。

当孩子有感冒发烧情况时,症状通常会反复出现,家长不必过度紧张。维持良好的水分摄取以及补充电解质对于帮助散热十分重要,有助于让身体通过汗水进行散热。

本文经授权转自:微笑药师《体温怎么量才准?常见测温方式与退烧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