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部分负担 改医院层级收费

部分负担原先预计在去年5月中上路,但因为疫情暂缓推动,之后经历疫情趋缓、卫福部长及健保署长换人,健保署在今年2月初重新启动调整方案,预计分两阶段推动,药费及急诊收费新制列为优先推动目标,检验检查则属第二阶段规划。

原先2月初健保署公布的急诊部分负担草案为,基层院所及地区医院收费不调整维持150元收费,区域医院及医学中心则调降重症、调高轻症收费。检伤第1-2级(较急迫)区域医院收费200元、医学中心收费300元;第3级分别收取300元及550元;第4-5级则是收费600元及800元。

石崇良接受专访时表示,经过与医疗服务提供者以及消费者沟通后,调整为不按照检伤分级收费,但考量分级医疗,初步规划地区医院收150元、区域医院收400元、医学中心收750元,同时避免急诊比门诊便宜的状况。

石崇良指出,急诊端反应按照检伤级数收费容易产生纠纷,因检伤分级难清楚界定,加上病人到急诊后先后会有护理人员初步检伤分类及医生看诊后的检伤分类,两者级别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提出收费应该一致的建议。

另一方面,石崇良说,消费者端也认同这样的理念,因为病患多数不知道自己的检伤等级,可能发生到医学中心后才知道要被收取800元部分负担,对患者也不公平。不仅如此,有时候假日门诊没开,病患只能到急诊就医,也是不得已的状况。

石崇良指出,这周会开始法制作业准备,也要给医院准备时间,目标7月上路;同时,门诊药费部分负担也会一起上路。门诊药费部分负担新制目前为医学中心跟区域医院上限300元;地区医院200元,并且药费百元以下免收;基层院所不调整调整费用(百元以下免收,上限200元)。另外,检验检查部分负担因仍须考量退费机制,必须要有配套,列为第二阶段的目标,暂不会在下半年的改善计划中。